栋宇峥嵘巾笠凑

出自:宋代·陈著《可举长老退休于西山庵赋西山好以送之》

拼音:[dòng][yǔ][zhēng][róng][jīn][lì][còu]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西山好,西山好,天开画阁胜蓬岛。
千峰尽头地脉舒,万顷如掌湖光抱。
清风佳月自时节,暖翠晴岚互昏晓。
逢人大观夙契心,小筑数閒谋退老。
欲归去来不由身,妙庄严域须手了。
平平稳稳经理去,纤纤悉悉工夫到。
栋宇峥嵘巾笠凑,钟鼓震撼钵盂饱。
今日何日满十分,是空非空归一笑。
于戏分付善舞人,曳锡逍遥忙劫表。
老鹤飞迎出山深,驯龙拜伏候门早。
便应管领古烟霞,何妨评论閒花草。
樵歌渔唱如梵呗,茶约诗盟足吟啸。
淡中滋味苦亦甜,静处风光安是宝。
顾我门户虽不同,如此林泉均所好。
霜松雪柏梦相知,布袜青鞋嗟已耄。
西山好,西山好,世閒何处不是邯郸道。

查看原文

注释

【栋宇】指房屋:瞻栋宇而兴慕,抚身名而悼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栋】

棟【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音凍。《說文》極也。《釋名》棟,中也。居屋之中也。《爾雅·釋宮》棟謂之桴。《郭註》屋檼曰棟,卽屋脊也。《易·大過》棟隆吉。

椁之四阿亦曰棟。《左傳·成二年》椁有四阿。《鄭註》四阿,四角設棟。

星名。《博雅》大角謂之棟星。

《轉註古音》德紅切,音東。木名。《管子·地員篇》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種木胥容,楡桃柳棟。

屋脊之棟,亦叶音東。《蘇軾·徐孺子亭詩》徐君鬱鬱㵎底松,陳君落落堂上棟。㵎深松茂不遭伐,堂毀棟折傷其躬。

【宇】

宇【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穻《唐韻》《集韻》王矩切《等韻》于矩切,音禹。《說文》宇,屋邊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易·繫辭》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詩·豳風》八月在宇。《註》宇,簷下也。《大雅》聿來胥宇。

《廣韻》大也。《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史記·秦本紀》包舉宇內。

《孔穎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爲宇。于國,則四垂爲宇。《周語》先王規方千里,以爲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隤下曰宇。《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上欲尊,而宇欲。

籀文作㝢。《張衡·東京賦》德㝢天覆。《集韻》亦作㡰。

【峥】

崢【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鋤耕切。同崝。《說文》崝嶸也。本作崝。或作崢。《韓愈·城南聯句》高言軋霄崢。《註》山之切云者。《孟郊·感興詩》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正字通》崝、崢古人詩賦皆互見,字雖別而意相通。

【嵘】

嶸【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戸萌切《集韻》《韻會》乎萌切《正韻》胡盲切,寥窲以崢嶸。

《廣韻》永兵切《集韻》于平切,音榮。義同。《集韻》或作巆。

作峵。

【巾】

巾【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正韻》居銀切,音䘜。《說文》佩巾也。《禮·內則》盥卒授巾。《註》巾以帨手。

《正韻》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

《類篇》衣也。《周禮·春官》巾車。《註》巾猶衣也。《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正韻》帉也。《說文》楚謂大巾曰。

《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

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集韻》《類篇》香靳切,音焮。義同。

【笠】

笠【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篇海》簦、笠,以竹爲之。無柄曰笠,有柄曰簦。《詩·小雅》何蓑何笠。《傳》笠所以禦暑。《左傳註》兵車無蓋,籩人執笠依轂而立,以禦寒暑,名曰笠轂。

地名。《左傳·哀十六年》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夾水而陳。《水經注》笠澤在吳南松江左右。

【凑】

湊【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音輳。《說文》水上人所會也。一曰聚也。《汲冢周書》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玉篇》競進也。《戰國策》士爭湊燕。

湊理也。與腠通。《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題湊,棺外累木也。《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韻補》叶子與切,音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而枝柱。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叶遵遇切,疽去聲。《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通作輳。古通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