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场中四并

出自:宋代·姚镛《醉高歌》

拼音:[kuǐ,guī][lěi][cháng,chǎng][zhōng,zhòng][sì][bìng,bī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十年燕月歌声。
几点吴霜鬓影。
西风吹起鲈鱼兴。
已在桑榆暮景。
荣枯枕上三更。
傀儡场中四并
人生幻化如泡影。
几个临危自省。

查看原文

注释

【傀儡】傀儡(kuǐ-) : 木偶:傀儡戏。借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权的人或事物:傀儡政府。1.木偶戏里的木头人。 2.比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多用于政治方面):~政权。
【四并】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傀】

傀【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音瑰。《廣韻》大貌。《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怪異。《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

《集韻》《韻會》《正韻》。義同。

《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魁上聲。今爲木偶戲曰傀儡。《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乃削綸階。

《集韻》呼乖切,音虺。《莊子·列禦公回切,音瑰。《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

【儡】

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落猥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猥切,音壘。傀儡,木偶戲。《列子·殷湯篇》周穆王時巧人有偃師者,爲木人,能歌舞,此傀儡之始也。《通典》窟礧子,亦曰傀儡。俗讀匯磊。

《淮南子·俶眞訓》孔墨之弟子,以仁義敎導于世,不免于儡其身。

《潘岳·西征賦》寮位儡其隆替。《註》儡,敗壞貌。

木名。《騈雅》思儡不腐,女貞不凋。《桂海虞衡志》思儡木生兩江州。

《集韻》魚鬼切,音嵬。儡然,意不安貌。《說文》儡,讀若雷。相敗也。《長箋》畾當是厽異文,壁也,故从畾。相格鬥謂之對儡。通作對厽。

【场】

場【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祭神道也。《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收禾圃曰場。《詩·豳風》九月築場圃。《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校士曰文場。《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戰爭之地曰戰場。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霞曰:選佛當往何所。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集韻》尸羊切,音商。《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場與埸別。或作㙊畼。俗作塲。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并】

並【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竝,隷作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