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糟醨罕濡口

出自:宋代·王十朋《九日饮酒会趣堂者十九人老者与焉既醒念不可以无诗因用赠林知常韵示诸友》

拼音:[wǎng][wǎng][zāo][lí][hǎn][rú][kǒu]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我似杨雄贫嗜酒,笔作耕犁纸为亩。
辛勤耕植三十年,往往糟醨罕濡口
今年九日瓮盎空,谁馔先生荷诸友。
衰颜迎醉生嫩红,馋腹随餐失饥吼。
菊花不上老人头,酒盏聊传此时手。
文字饮韩嘉数子,礼法拘髡惟一斗。
衰翁兴尽辄先归,不待杯盘狼籍后。
坐客高歌惊四邻,吾乡已在无何有。
明朝黄花亦不恶,俗眼无端自疏厚。
酒醒聊记坐中人,有似平原凡十九。

查看原文

注释

【往往】1.常常。 2.处处。
【糟醨】酒。
【濡口】指濡须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往】

往【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上聲。《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叶尹竦切,音勇。《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糟】

糟【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作曹切《集韻》《韻會》臧曹切《正韻》則刀切,音遭。《說文》酒滓也。《篇海》酒母。《周禮·天官·酒正》共后之致飮于賔客之禮,醫酏糟。《註》糟,醫、酏不泲者。泲曰淸,不泲曰糟。《楚辭·漁父》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記·貨殖傳》原憲不厭糟糠。

《集韻》或作。亦作醩。《前漢·食貨志》醩胾灰炭。

姓。《字彙》明嘉靖舉人糟士奇,鳳翔人。

《韻會補》祖到切,遭去聲。《禮·內則》淸糟。《註》糟,醇也。沮到反。《集韻》或作字原作曲下酉。

【醨】

醨【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說文》簿酒也。《楚辭·漁父》衆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抱朴子·名實卷》醨酪專灌於圓丘。

《韻會》通作漓。今俗用爲醇漓字。

【罕】

罕【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呼旱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旱切,音暵。《五經文字》䍐,經典相承。隷省作罕。《爾雅·釋詁》希寡鮮,罕也。《註》罕亦希也。《詩·鄭風》叔發罕忌。《禮·少儀》罕見曰聞名。

《玉篇》旌旗也。《史記·周本紀》百夫荷罕旗,以先驅。《註》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流雲罕。東京賦曰:雲罕九旒。

《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爲邊兵,主弋獵。《註》畢八星曰罕車。

《廣韻》鳥網。《後漢·馬融傳》罕罔合部。《註》罕亦罔也。

《廣韻》兔罟也。

率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圍枹罕。《註》師古曰:枹罕,金城之縣也。

姓。《廣韻》鄭有罕氏,出自穆公,以王父字爲氏,代爲卿大夫。

羌複姓有罕井氏。

【濡】

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奴臥切,懦去聲。水貌。

【口】

口【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韻補》苦動切,音孔。《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叶康杜切,音苦。《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叶恪侯切,音彄。《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