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灰飞儒溅血

出自:宋代·王十朋《次韵梁尉秦碑古风》

拼音:[wǔ][jīng][huī][fēi][rú][jiàn,jiān][xiě,xuè]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
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
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
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
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
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
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
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
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
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
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
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
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
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
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
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
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
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
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
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
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
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
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
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
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
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查看原文

注释

【五经】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
【溅血】1.飞溅的鲜血。 2.流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灰】

灰【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音虺。《說文》死火餘㶳也。从火从又。

手也。火旣滅可以執持。《禮·月令》毋燒灰。《註》爲傷火氣也。火之滅者爲灰。

《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衣裳垢,和灰請澣。《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葭灰。《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劫灰。《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後竺法蘭至,問之,云:此劫火灰也。

自然灰。《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不灰木。《太平寰宇記》俗爲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叶呼侯切。《楊方·合歡詩》生爲倂身物,死爲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叶荒壷切。《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儒】

儒【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侏儒,短人也。

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溅】

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則旋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箋。濺濺,水疾流貌。《沈約詩》出浦水濺濺。

《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記·藺相如傳》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

《集韻》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汗灑也。

才線切,音賤。激也。《集韻》或作淺。

作。通作碊。

【血】

血【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呼決切,音泬。《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易·說卦傳》坎爲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大戴禮》血者猶血。《註》血,憂色也。

《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韻補》胡桂切,叶音惠。《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