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龄寄三危

出自:宋代·高登《偕学子游都峤》

拼音:[yú][líng][jì][sān][wēi]

平仄:平平仄平平

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
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
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
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
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
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
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
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
高兴□幽寻,绝□□□□。
□□□如许,郁葱琐烟□。
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
□冯贤主人,痛□弥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
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
投荒得胜践,□与□分宜。
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
明时甘自誓,敢□□□词。
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
山脚趣回驭,□□□□□。
□□意默契,欲下思惧迟。
准拟供冥搜,草木□□□。
□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
暮途双径松,归马四□□。
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查看原文

注释

【三危】1.三件可危之事。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三危既宅。"孔传:"三危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歡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三危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甘肃敦煌三危山即古三危。一说在甘肃岷山之西南。一说在云南。参见"三危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馀】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龄】

齡【亥集下】【齒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廣雅》齡,年也。古者謂年爲齡。齒亦齡也。

【寄】

寄【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

《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

《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

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

《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

寄生,草名。

寄居,小蟹名。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危】

危【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僞平聲。《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

《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註》危,欲毁害之也。

屋棟上也。《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疏》踐履屋棟高危處。

《韻會》宿名。三星。《左傳·襄二十八年註》武之宿,虛危之星。

《書·禹貢》三危旣宅。《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