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蜮则曰蠖

出自:宋代·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十九》

拼音:[míng][yù][zé][yuē][huò]

平仄:平仄平平仄

休官伏畎亩,农事未历览。
年丰则知喜,岁歉颇不鉴。
螟蜮则曰蠖,不实乃名冇。
生民惰与勤,天灾未尝滥。

查看原文

注释

【螟蜮】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螟】

螟【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玉篇》食苗心蟲也。《說文》吏冥冥犯法卽生螟。《詩·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疏》李巡云:言其姦,冥冥難知也。陸璣云:螟似虸蚄而頭不赤。《春秋·隱五年》螟。《前漢·武帝紀》元光五年八月,螟。互詳螣字註。

焦螟。《列子·湯問篇》江浦之閒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羣飛而集于蚊睫。

螟蛉。詳蛉字註。

【蜮】

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雨逼切《正韻》越逼切,之猶言惑也。

山名。《山海經》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國,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與魊通。《張衡·東京賦》况鬾古字通。

《韻會》獲北切,音或。義同。

【则】

則【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側。《說文》則等畫物也。从刀貝。貝,古之物貨也。《徐曰》則,節也。取用有節,刀所以裁制之也。

《玉篇》法也。《爾雅·釋詁》則,常也。《疏》謂常禮法也。《周禮·天官·冢宰》以八則治都鄙。《鄭註》則,法也。

《增韻》凡制度品式皆曰則。《書·說命》明哲實作則。

天理不差曰則。《易·乾卦》乃見天則。《詩·大雅》順帝之則。

法其可法者曰則。《書·無逸》繼自今嗣王,則其無淫于觀,于逸,于遊,于田。《註》戒成王效法文王也。《詩·小雅》君子是則是傚。

《周禮》五命賜則註:地未成國之名。

夷則,七月律名。《前漢·律歷志》則,法也。言陽氣法度,而使隂氣夷當傷之物。

《韻會》助辭,又然後之辭。《論語》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曰】

曰【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說文》詞也。从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註》徐鍇曰:今試言曰,則口開而氣出也。《玉篇》語端也。《廣韻》於也,之也。《增韻》謂也,稱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按《古文尙書》曰若作粵若,曰放勳作曰,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訓爲詞者則如字耳。

【蠖】

蠖【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正韻》烏郭切《韻會》屋郭切,謂之尺蠖。《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埤雅》今人布指求尺,一縮一伸,如蠖之步,謂之尺蠖,豈放是乎。尺蠖似蠶,食葉,老亦吐絲作室。

桑上蟲也。《韓愈詩》桑蠖見虛指。

《集韻》王縛切,音籰。蠖略,行步進止之貌。《前漢·司馬相如傳》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

蠖濩,退藏貌。《揚雄·甘泉賦》蜵蜎蠖濩之中。

溫蠖,猶昬憒。《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