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何殊臂伸缩

出自:宋代·张扩《次韵大年见贻长篇》

拼音:[biàn][huà,huā][hé,hē,hè][shū][bì,bei][shēn][suō,sù]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莫誇儿啼赏英物,莫振豺声露蜂目。
一朝官府生平地,即是高明鬼瞰屋。
夜郎穷囚罪濒死,颇费故人解官赎。
世间万事真戏耳,变化何殊臂伸缩
漫郎纷华老不入,坐扫降魔如破竹。
曾从处士学砺齿,安用贵人强推毂。
夜蒙衲被生春温,午馔伊蒲饱园蔌。
绮罗曳地初不知,海陆穷珍定何族。
自云百念已灰冷,栩栩胡为昼摇腹。
似闻蚁穴得侯封,不借波臣讥斗粟。
何妨枯骨话王乐,政恐三彭加谴督。
梦回敢起寻鹿想,谢去已深防虿毒。
危几何处烹五鼎,佳传谁人米千斛。
朱轩虽享眼界荣,青史那逃身后戮。
聊陪洗马痼烟霞,自逐天随甘枸菊。
虽然丈夫有出处,尺蠖之伸未为曲。
他年弓旌恐不免,钓渭筑岩终梦卜。
会看鹏翼击天池,更想于菟啸风谷。
此时愿君益机警,堕甑欣然了荣辱。
脱身蝉冕归去来,吴市空关隐梅福。
却伴山中赤松游,傥见海上蟠桃熟。
吾言有徵勿浪云,龟筮亦从神所告。

查看原文

注释

【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化学~ㄧ~多端ㄧ情况发生了~。
【何殊】犹何异。
【伸缩】1.伸展与收缩。引申指行动﹑动作。 2.伸展与收缩。比喻在一定范围内的变通或变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变】

變【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鞭去聲。《說文》更也。《小爾雅》易也。《廣韻》化也,通也。《增韻》轉也。《正韻》攺也。《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註》更也。《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註》變,猶易也。《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動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註》變,動也。《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權變。《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註》變,權也。反經合道之謂也。

災異曰變。《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死喪曰變。《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姓,見《姓苑》。

《韻會》平免切,音辨。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叶眠切,音邊。《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叶必愼切,音鬢。《陸雲詩》羽儀未變,叶有客來信。○按《說文》本从攴䜌,載攴部。徐曰:攴,有爲也。精薀从久,俗譌作攵,非。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从攵,非。

集韻俗作〈木變〉。

【化】

化【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

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

《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

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

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䑕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正韻》告誥諭使人回心曰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公羊傳·桓六年》化我也。《註》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疏》哀六年傳云:乞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願諸大夫之化我也。亦是行過無禮之事。

州名。《韻會》漢屬合浦郡,宋攺化州。

《正韻》呼瓜切,音花。《後漢·馮衍傳》與時變化。《章懷太子註》音花。

《韻補》叶胡隈切,音回。《三略》變動無常,因敵變化。不爲事先,動而輒隨。《漠之造化。跨三五其無偶兮,邈卓立而獨奇。

叶呼戈切,音訶。《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旣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叶許旣切,希去聲。《後漢·傅幹皇后箴》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惟訓外,亦訓于內。

叶呼臥切,呼去聲。《白虎通》火之爲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漢書·敘傳》偪上幷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總要》化音吪,差錯也,謬言也。从人匕會意。小篆與匕混,故加言作訛。《史記·天官書》其人逢俉化言。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殊】

殊【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殳。《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絕也。《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斷絕也。《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傷而未絕也。《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別也,異也。《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禮·大傳》殊號,異器械。

過也。《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註》殊,猶過也。

語詞。《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殊庭,蓬萊仙人庭也。《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叶時流切,音酬。《陳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臂】

臂【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伸】

伸【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舒也,理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屈者使直也。《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

欠伸。《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疏》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

《集韻》通作信。詳信字註。

姓。《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

【缩】

縮【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六切,音蹜。《說文》亂也。一曰蹴也。《爾雅·釋詁》縱縮,亂也。《註》縱放掣縮,皆亂法也。《儀禮·鄕飮酒禮》磬階閒縮霤北面鼓之。《註》縮,從也。霤以東方爲從。古文縮爲蹙。《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註》縮,從也。

《爾雅·釋器》繩之謂之縮之。《註》縮者,約束之。《詩·大雅》縮版以載。

《儀禮·郊特牲》縮酌用茅。《註》縮,去滓也。《左傳·僖四年》無以縮酒。

《孟子》自反而縮。《趙岐註》縮,義也。《朱子·集註》縮,直也。

《戰國策》縮于財用則匱。《註》歉也,贏之反也。

《釋名》齊人謂車枕以前曰縮,言局縮也。

《玉篇》退也,止也。

《廣韻》斂也,短也。

姓。《戰國策》安陵人縮高。

《韻補》叶式律切。《班固·幽通賦》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隨行以消息。斡流遷其不濟兮,故遭罹而贏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