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羽阶除自在啼

出自:宋代·李光《鸡》

拼音:[zhèn][yǔ][jiē][chú][zì][zài][tí]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缨冠饱谷更知时,振羽阶除自在啼
惊断幽窗五更梦,北风穿户月沉西。

查看原文

注释

【振羽】1.鼓翅。 2.古乐章名。
【阶除】台阶。
【自在】1.安闲;舒服:近来他们的日子过得挺自在的|听了这话,他心里有些不自在。 2.自由;没有拘束:自由自在|优游自在|逍遥自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振】

振【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

《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

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

整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疏》振,拂去塵也,臣不豫愼,將文書簿領於君前,臨時乃拂整也。

發也。《左傳·文十六年》振廩同食。《莊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收也。《禮·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註》兵入收衆專於農也。◎按書傳云:振旅言整衆。

止也。《詩·小雅》振旅闐闐。《箋》戰止將歸。

振旅伐鼓。振,猶止也。

《爾雅·釋言》振,古也。《詩·周頌》振古如兹。《箋》振亦古也。

鳥羣飛貌。《詩·周頌》振鷺于飛。

州名。《寰宇記》瓊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之人切,音眞。厚也。《詩·周南》宜爾子孫振振兮。《傳》仁厚也。《又》振振公子。《傳》信厚也。

盛貌。《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上聲。《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與袗通。襌也。《禮·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

叶諸延切,音旃。《琳·柳賦》救斯民之絕命,擠山岳之隕顚。匪神武之勤恪,幾踣斃之不振。

【羽】

羽【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禹。《說文》鳥長毛也。《廣韻》鳥翅也。《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羽,鳥羽。《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註》羽,鴈也。

《地官·司徒》宜羽物。《註》翟雉之屬。《禮·月令》其蟲羽。《註》象物从風鼓葉,飛鳥之屬。

五聲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禮·月令》其音羽。《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舞者所執也。《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傳》羽,翳也,舞者所執。《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山名。《書·舜典》殛鯀於羽山。《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禹貢》蒙羽其藝。《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官名。《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姓。《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廣韻》《集韻》《韻會》王遇切,音雩。義同。

《集韻》《類篇》後五切,音戸。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

【阶】

階【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說文》陛也。《玉篇》登堂道也,級也。《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

《釋名》階,梯也,如梯之有等差也。《禮·喪大記》復有林麓,則虞人設階。無林麓,則狄人設階。《註》階,所乗以升屋者,梯也。

《易·繫辭》言語以爲階。《詩·大雅》誰生厲階。

《禮·少儀》不得階主。《註》階,上進者。《疏》階是等級。人升階,必上進,故以階爲上進。

星名。《前漢·東方朔傳》願泰階六符。《註》泰階,三台也。

官階。《南史·張融傳》融不知階級,階級亦可不知融。《唐書·百官志》文階二十八階,武階二十一階。

烏階,草名。《爾雅·釋草註》欔,一名烏階。

州名。《韻會》西戎別種,白馬氐地,魏武州,唐攺階州。

叶居夷切,音基。《詩·小雅》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爲亂階。

《大雅》懿厥哲婦,爲梟爲鴟。婦有長舌,維厲之階。

叶堅奚切,音稽。《班固·西都賦》雖輕迅與僄狡,猶愕眙而不能階。攀井幹而未半,目眴轉而意迷。

【除】

除【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直魚切《集韻》《韻會》音儲。《說文》殿陛也。《班固·西都賦》玉除彤庭。

《前漢·蘇武傳》扶輦下除。《註》除謂門屛之閒。

《玉篇》去也。《書·泰誓》除惡務本。《左傳·隱元年》蔓草猶不可除。

《昭十七年》振除火災。《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揚子·方言》病愈者或謂之除。

算法有乗除。《前漢·律歷志》法除之。

治也。《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註》除者,治也。《禮·曲禮》馳道不除。

《周禮·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修除。《註》治道路場壇。《左傳·昭十三年》令諸侯日中造於除。《註》除地爲壇,盟會處。

《玉篇》開也。《史記·呂后紀》請得除宮。《前漢·高五王傳》作淸宮。

拜官曰除。《史記·平準書》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註》先除,用也。《前漢·田蚡傳》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註》凡言除者,除去故官,就新官。

《正字通》隋內官服半除,唐減爲半臂。言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呼齊肩。

易也。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俗云除夕。《孟浩然詩》靑陽逼歲除。

除道,漢縣名。《前漢·地理志》北地郡除道縣。

《集韻》羊諸切,音餘。《詩·小雅》日月方除。《箋》四月爲除。《疏》爾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除余字雖異,音實同也。

《集韻》《類篇》商居切,音書。《集韻》或省作余。義同。

《廣韻》《集韻》遲倨切《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音箸。《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傳》除,去也。

《小雅》風雨攸除,鳥䑕攸去,君子攸芋。

《小雅》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傳》除,開也。

叶魚羈切,音宜。《越采葛婦歌》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啼】

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