駊騀镫脱足

出自:宋代·王安中《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

拼音:[pǒ][ě][dèng][tuō][z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寒拆天吴图,饥籴太官粟。
拾遗官在朝,何异老林麓。
英风想廉蔺,妙手传顾陆。
蒙茸头倾冠,駊騀镫脱足
熊儿与阿叚,左右相扶逐。
生平经纶具,怅望青蒲伏。
穷涂付曲蘖,放意谢羁束。
草堂幸无事,尹骑时见辱。
清吟动霄堮,逸艳惊鱼目。
顾兹神明意,岂易丹青卜。
当时腰长镵,憔悴十指秃。
声名乾坤破,生事岁月促。
但闻列仙癯,岂见肉食墨。
企予攀逸驾,短步羞匍匐。
不能师广袖,乃尔好奇服。
嗜诗得隽永,徐味自当肉。
不知褒公贵,顾谓何郎俗。
穷通等梦幻,思虑自枨触。
苦吟秪效尤,呼盏进蚁绿。

查看原文

注释

【駊騀】1.马起伏奔腾﹑纵恣奔突。 2.指起伏不平。 3.马头摇动貌。 4.高大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駊】

駊【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布火切《集韻》補火切,音跛。《玉篇》駊騀,馬搖頭。《廣韻》駊騀,馬惡行也。《杜甫·觀成都尹嚴公揚旗詩》庭空四馬入,駊騀揚旆旌。

高大貌。《揚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註》與岥峨義通。

《唐韻》《集韻》普火切,音叵。義同。

【騀】

騀【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音我。《說文》駊騀,馬搖頭貌。

《博雅》騀騼,馬屬。

《集韻》牛河切,音俄。義同。

【镫】

鐙【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

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

丁鄧反。

【脱】

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韻會》誤也。

或然之辭。

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