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猎辕门晓

出自:宋代·赵鼎臣《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拼音:[zòng,zǒng][liè][yuán][mén][xiǎo]

平仄:仄仄平平仄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查看原文

注释

【辕门】古代帝王出行,宿营时以车为屏,出入处以两辕相对如拱门:设车宫辕门。后用来指将帅营帐、官署的外门: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纵】

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

《詩·鄭風》抑縱送忌。《註》發矢曰縱。

《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

《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爾雅·釋詁》縱,亂也。

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

《集韻》足勇切,音䙕。慫或作縱。《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廣韻》縱橫也。《韻會》或作從。《詩·齊風》衡從其畝。《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註》從,與縱同。

與蹤通。《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比縱豹產。皆以縱爲蹤。師古之說非是。

《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猎】

猎【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秦昔切,音藉。《玉篇》獸名。或作獡。獸似熊。

《集韻》祥亦切,音席。《山海經》先民之山,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猎猎。《註》郭璞曰:或作獡,音夕。

《集韻》思積切,音昔。義同。

《集韻》《韻會》七約切《正韻》七雀切,音鬣。《說文》放獵,逐禽也。《廣韻》取獸也。白虎通曰:四時之田,總名爲獵,爲田除害也。尸子曰:虙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敎人以獵也。《爾雅·釋言》獵,虐也。《疏》獵謂從禽也。必暴害於物,故云。《爾雅·釋天》春獵爲蒐,夏獵爲苗,秋獵爲獮,冬獵爲狩。《詩·魏風》不狩不獵。《禮·王制》豺祭獸,然後田獵。《蔡邕·月令章句》獵者,捷取之名。《正字通》獵以供俎豆,習兵戎,皆國家重事也。

震也。《吳語》今大夫國子,興其衆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註》獵,震也。

《揚雄·校獵賦》鴻絧緁獵。《註》師古曰:緁獵,相差次也。

龜名。《爾雅·釋魚》龜後弇諸獵。《疏》謂甲後弇覆者名獵。《周禮·春官·龜人》南龜曰獵屬。

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洛出獵山。

車名。《前漢·宣帝紀》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註》文穎曰:軨獵,小車。(獵)

【辕】

轅【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說文》輈也。《釋名》轅,援也。車之援也。《韻會》詩詁曰: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鉤之,衡卽輈端橫木,以駕馬者。

轅門。《周禮·天官·掌舍》掌王會同之舍,設車宮轅門。《註》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爲藩,仰車以轅相向表門,故曰轅門。

軒轅,黃帝號。《前漢·古今人表》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氏。

軒轅,星名。《史記·天官書》軒轅十二星。

姓。《韻會》大夫轅濤塗之後。

軒轅,複姓。

通作爰。《前漢·地理志》商鞅作轅田。《註》轅,與爰同。

《集韻》于眷切《等韻》羽眷切,音媛。地名。《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註》齊地。

轘轅,縣名。《史記·樊噲傳》從攻長社、轘轅。《註》許州所屬縣也。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