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使瘴疠侵

出自:宋代·邹浩《仙宫岭》

拼音:[kěn][shǐ][zhàng][lì,lài][qīn]

平仄:仄仄仄仄平

晓云生岭端,遮日成清阴。
炎氛遽辟易,兴逸安能禁。
仙宫风尘表,高高百千寻。
石路上曲折,健足犹难任。
绰约两仙子,双鬟坐沉吟。
巫觋意何许,门窗藤蔓深。
樵叟向我言,自古传至今。
去州五十里,有峒郁森森。
陶家李家女,年各胜巾衿。
恍惚若逢遇,相与登崎崟。
一朝作蝉脱,英魂不坠沉。
乡人共祠之,彷佛来顾歆。
水旱祷辄应,民吏同所钦。
此宫乃行宫,春秋荐诚谌。
言已叟仙去,四望祛烦襟。
荥山直南耸,龙岳山朝壬。
越王连佛子,密山秀孤岑。
回环万峰峦,插云皆玉簪。
滔滔两川流,会合通梧浔。
渔舟糁木叶,城郭几突黔。
虚徐韵长松,飞鸣集珍禽。
须臾烟霭青,遐迩浮祲祲。
变化纷见门,饮酒时一斟。
我罪贷五鼎,我躯重千金。
虽居瘴疠乡,肯使瘴疠侵
囊衣完旧裾,匣剑存初镡。
气听谢耳力,谁到无弦琴。
子期久冥漠,天地为知音。
中和王度新,祈招咏愔愔。
赐环谅匪朝,聊以写我心。

查看原文

注释

【瘴疠】瘴气所致的疾病:六年瘴疠,初何意于生还|寄命瘴疠之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肯】

肯【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韻》或作肎肻。

【使】

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瘴】

瘴【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障。《玉篇》瘴,癘也。《廣韻》熱病。《正字通》中山川厲气成疾也。《陸遊·避暑漫抄》嶺南或見異物從空墜,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母。

【疠】

癘【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惡瘡疾也。《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

《玉篇》疫氣也。與㾐同。《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註》癘,惡氣也。《後漢·順帝紀》上干和氣,疫癘爲災。

《韻會》通作厲。《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註》人體著桼,多生瘡。

《嚴安傳》民不夭厲。《註》病也。

《字彙補》借作勵。《漢衡方》癘我以仁。

《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註》癘,殺也。

《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註》其淬癘可用如何。

《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義同。今作癩。

【侵】

侵【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七林切《集韻》《韻會》千尋切,音駸。《說文》漸進也。

朘削也。《春秋·胡傳》聲罪緻討曰伐,潛師掠境曰侵。

《周禮·大司馬》負固不服則侵之。

侵尋。《史記·武帝紀》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泰山。《封禪書》作浸尋。《郊祀志》作寢尋。義同。

歲凶。《穀梁傳·襄二十四年》五穀不登,謂之大侵。《韓詩外傳》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饑,三穀不升曰饉,四穀不升曰荒,五穀不升曰大侵。

姓。《三輔決錄》有侵恭。

《正韻》七稔切,音寢。貌不揚也。《前漢·田蚡傳》貌侵。《註》師古曰:短小曰侵。亦作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