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坐欣怿

出自:宋代·吕南公《过巫师步》

拼音:[wū][shī][zuò][xīn][y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还过巫师步,伫立想平昔。
不见旧门闾,苍苍但榛棘。
当时修竹圃,十里认浓碧。
佳树郁珑璁,高能百馀尺。
连甍覆多瓦,厚堑叠坚甓。
生计具安恬,邻人总驩适。
非无四时乐,乃预五等籍。
不知九载间,刬灭自谁力。
或尤近川水,川水岂其蹙。
堤岸尽民庐,何斯最崩析。
有疑沿鬼道,浮诞致淫慝。
僻术固欺人,穷祆盖伤德。
不然当合会,大数名终极。
幽玄竟难量,理意浪参测。
忆初羁角岁,文字未深识。
此地事遨嬉,随群惯经历。
波澜浇暑汗,略彴骋霜屐。
逗晓集围鱼,连宵按传觋。
走听铙鼓动,就视符箓敕。
座轧歌神儿,盘分受釐食。
中家馈牲果,豪屋送金帛。
弟子争聚藏,巫师坐欣怿
顾余方?弱,比众似岐嶷。
抚省更呼留,慇勤赐遮扼。
持杯劝醇酒,引堮指香腊。
牵袖索吟哦,嗟天赏英特。
其将雪侵鬓,见庆云路翼。
童稚喜矜称,徘徊重低嘿。
岂图专轗轲,所望壹差忒。
荏苒至巾冠,奔驰为甔石。
光阴与愁度,肝胆遭事役。
文藻漫雄浑,途程转迤塞。
剪翎看远举,蹀足羡横击。
何以副乡评,徒能冠经席。
虚声渐凌厉,谤口遂压积。
辞山寄他州,封纸问故国。
惊心存没异,刺耳荣谢亟。
偶尔跨归鞍,萧然又行客。
凄凉到今日,憔悴对遗迹。
涧影冷茫茫,塍泥新拍拍。
春风吹骀荡,夜月照岑寂。
曾是祸福场,翻为马牛陌。
谁能逃死丧,乃独久酸恻。
无处沥馀觞,空思咏渐麦。
人间屡兴废,世路真阻阨。
惬快一难逢,睽违千易得。
布衣甘我老,耕耒非上逼。
饱煖即逍遥,功名可抛掷。
虽惭巫师语,且免荷筱责。
自作好诗书,宁须位侯伯。

查看原文

注释

【巫师】男巫女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欣怿】欣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巫】

巫【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無。《說文》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世本》巫咸始作巫。《楚語》古者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周禮·春官·神仕疏》男子陽有兩稱,曰巫,曰覡。女子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郡有巫縣。

山名。《山海經》黑水之南有巫山。《左傳·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註》在盧縣東北。《前漢·地理志註》巫山在巫縣西南。

官名。《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

《夏官》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

巫咸,國名。《山海經》巫咸國,右手操靑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亦山名。《郭璞·巫咸山序》巫咸者,實以鴻術爲帝堯醫,生爲上公,死爲明神。豈封斯山而因以名之乎。

人名。《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註》皆神醫也。

神名。《前漢·郊祀志》晉巫祀巫社巫祠,秦巫祀巫保,荆巫祀巫先。《註》皆古巫之神也。巫先,巫之最先者。

姓。《風俗通》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書·君奭》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廣韻》漢有冀州刺史巫捷。

巫馬,複姓。《論語》巫馬期。

【师】

師【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

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

《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

《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卽車師也。

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爲大司空。

右師,左師,俱複姓。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欣】

欣【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斤切,音訢。《說文》笑喜也。《禮·月令》慶賜遂行,無不欣說。《周語》事神保民,莫不欣喜。

欣欣,亦喜貌。《楚辭·九歌》君欣欣兮樂康。《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亦作訢。《前漢·賈山傳》天下訢訢,將興堯舜之道。

作忻。《史記·管晏傳贊》爲之執鞭,所忻慕焉。

獸有力之名。《爾雅·釋獸》兔絕有力,欣。牛絕有力,欣犌。

州名。《廣韻》本漢陽曲縣地,隋置欣州,因欣口爲名。

姓。見《奇姓通》。

叶虛言切,音軒。《陸雲·贈顧尚書詩》華英已曜,餘光難延。會淺別速,哀以紹欣。《集韻》或作俽、惞。

【怿】

懌【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說文》悅也。从心睪聲。《書·康誥》則予一人以懌。

以我悅彼亦曰懌。《書·梓材》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

叶弋灼切,音藥。《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奕奕。旣見君子,庶幾悅懌。《孫楚·榮啓期贊》榮心溫雅,旣夷旣懌。濁以徐淸,寂然淡泊。

相关诗句
宁须位侯伯 自作好诗书 且免荷筱责 虽惭巫师语 功名可抛掷 饱煖即逍遥 耕耒非上逼 布衣甘我老 睽违千易得 惬快一难逢 世路真阻阨 人间屡兴废 空思咏渐麦 无处沥馀觞 乃独久酸恻 谁能逃死丧 翻为马牛陌 曾是祸福场 夜月照岑寂 春风吹骀荡 塍泥新拍拍 涧影冷茫茫 憔悴对遗迹 凄凉到今日 萧然又行客 偶尔跨归鞍 刺耳荣谢亟 惊心存没异 封纸问故国 辞山寄他州 谤口遂压积 虚声渐凌厉 徒能冠经席 何以副乡评 蹀足羡横击 剪翎看远举 途程转迤塞 文藻漫雄浑 肝胆遭事役 光阴与愁度 奔驰为甔石 荏苒至巾冠 所望壹差忒 岂图专轗轲 徘徊重低嘿 童稚喜矜称 见庆云路翼 其将雪侵鬓 嗟天赏英特 牵袖索吟哦 引堮指香腊 持杯劝醇酒 慇勤赐遮扼 抚省更呼留 比众似岐嶷 顾余方?弱 巫师坐欣怿 弟子争聚藏 豪屋送金帛 中家馈牲果 盘分受釐食 座轧歌神儿 就视符箓敕 走听铙鼓动 连宵按传觋 逗晓集围鱼 略彴骋霜屐 波澜浇暑汗 随群惯经历 此地事遨嬉 文字未深识 忆初羁角岁 理意浪参测 幽玄竟难量 大数名终极 不然当合会 穷祆盖伤德 僻术固欺人 浮诞致淫慝 有疑沿鬼道 何斯最崩析 堤岸尽民庐 川水岂其蹙 或尤近川水 刬灭自谁力 不知九载间 乃预五等籍 非无四时乐 邻人总驩适 生计具安恬 厚堑叠坚甓 连甍覆多瓦 高能百馀尺 佳树郁珑璁 十里认浓碧 当时修竹圃 苍苍但榛棘 不见旧门闾 伫立想平昔 还过巫师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