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萝袅袅挂烟树

出自:唐代·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

拼音:[qīng][luó][niǎo][niǎo][guà][yān][shù]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石门中断平湖出,
百丈金潭照云日。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浦边清水明素足,
别有浣沙吴女郎。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通塘不忍别,
十去九迟回。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长吟白雪望星河,
双垂两足扬素波。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第一百六十八卷

查看原文

注释

【青萝】松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袅袅】1.亦作"袅袅"。 2.轻盈纤美貌。 3.摇曳貌;飘动貌。 4.吹拂貌。 5.缭绕貌。 6.形容香气散发。 7.悠扬婉转。
【烟树】1.亦作"烟树"。 2.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萝】

蘿【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玉篇》女蘿託松而生。《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傳》女蘿,兔絲,松蘿也。《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韻會》陸佃云:在木爲女蘿,在草爲兔絲。《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說文》莪也。《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苧蘿,山名。見苧字註。

【袅】

裊【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漢書音義》騕裊,神馬。

《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挂】

挂【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說文》畫也。《正字通》圭从二土,有畺畫義。

《玉篇》懸也。《儀禮·少牢禮》挂於季指。《戰國策》無把銚挂耨之勢,而有積栗之實。通作掛。

剛挂,矢鏃名。《潘岳·射雉賦》屬剛挂以潛擬。《註》一作罫。

《集韻》胡卦切,音畫。礙也。同罫。與絓通。

涓畦切,音圭。別也。《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或作刲。一曰中鉤取物也。(掛)《唐韻》《集韻》《韻會》古賣切《正韻》古畫切,音卦。別也。

揲筮,置著小指閒也。《易·繫辭》掛一以象三。《註》置而不用曰掛。《又》再扐而後掛。《註》合而置之曰掛。《朱子·本義》掛者,懸於左手小指之閒。

《正韻》與掛同。《易·乾卦疏》易緯云:卦者,掛也。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

《集韻》《韻會》《正韻》古買切,音柺。義同。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树】

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

《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立也。《書·說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俗作,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