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扑晴杏开香苞

出自:宋代·葛胜仲《奉同李倅安上赋崔白沐猴杏花》

拼音:[pū][pū][qíng][xìng][kāi][xiāng][bāo]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空山无人春风骄,扑扑晴杏开香苞
岩深谷峻无与赏,攀枝腾踏帷飞猱。
大梁崔白旧所见,绢素落手因挥毫。
巧为红艳狼籍势,扑蔌幡洒归蓬蒿。
王孙惜花有深意,预忧雨横兼风豪。
故来跳触看零乱,妙思临写形无逃。
贵人锦囊旧藏贮,文闱传玩丛英髦。
东平儒仙首留咏,诗价与画相争高。
直云何用辨真假,径须对此呼香醪。
谁知真花却时暂,不如丹粉还坚牢。

查看原文

注释

【扑扑】1.盛貌。 2.象声词。 3.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香苞】芳香的花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扑】

扑【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鋪入聲。與攴同。小擊也,打也。《戰國策》若扑一人,若捽一人。《史記·刺客傳》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不中。

杖也。《書·舜典》扑作教。《傳》扑,榎楚也,不勤道業則撻之。《禮·月令》司徒搢扑北面誓之。或作撲。

《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亦擊也。或作。

《類篇》匹切,剖去聲。扣也。

《集韻》拍逼切。同揊。見揊字註。(撲)《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

《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

《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與攴同。小擊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杖也。與扑同。《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註》未調習之馬。

《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晴】

晴【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

《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

《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杏】

杏【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何梗切《集韻》《韻會》下梗切,音荇。《說文》果名。《格物叢話》杏實,味香於梅,而酸不及,核與肉自相離。《盧諶·祭法》夏祀用杏。《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其木宜杏。《文獻通考》杏多實不蟲,來年秋禾善。

《周禮·司爟註》夏取棗杏之火。

《左思·吳都賦·李善註》平仲果,其實如銀。一名銀杏。

北杏,地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侯會於北杏。

《神仙傳》廬山有杏林,董奉故里。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苞】

苞【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說文》草也,南陽以爲麤履。《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註》苞,藨也。《漢書註》卽今所用作席者。

本也。《易·否卦》繫于苞桑。《疏》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詩·商頌》苞有三蘖。

草木叢生也。《爾雅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槇。

通包。《儀禮·旣夕》苞二。《註》所以裹羊豕之肉。《子貢·詩傳》朋友相贈賦木瓜,子曰:見苞苴之禮焉。

《韻補》逋侯切,音近褒。《詩·大雅》如山之苞。叶下流韻。《揚子·太經》蒼水維流,厥美可以達于瓜苞。

上聲。《詩·大雅》實方實苞。叶下好韻。

《集韻》蒲交切。同匏。瓠也。

被表切,音殍。與藨同。◎按《郭忠恕·佩觿集》草名之苞,不當通厥包之包。苞,平表反。包,班交反。截然爲二。然經典俱通用,今仍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