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诗宁忍饥

出自:宋代·葛胜仲《次韵良器真意亭探韵》

拼音:[ó,ò,é][shī][níng,nìng,zhù][rěn][j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
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
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
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
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
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
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
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
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
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
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
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
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
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独取诗句名,櫩宇殊飞翚。
岩谷有杳霭,花卉无纷菲。
修篁寒逼人,坐如霜雪飞。
诸公赏清致,野服驰鞯鞿。
经丘复寻壑,不惮历崄崎。
壶觞更命釂,藻翰各一挥。
高谈破滞论,妙处端解围。
食冷或屡暖,哦诗宁忍饥
褒假猥见及,责善非所祈。
愿以靖节语,佩之如弦韦。

查看原文

字义

【哦】

哦【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俄。《說文》吟也。

《集韻》語可切,音我。義同。《集韻》或作誐。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宁】

宁【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忍】

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姓。

《廣韻》《集韻》《韻會》與韌靭忍同。

【饥】

饑【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玉篇》紀衣切,音機。《說文》穀不熟爲饑。从食幾聲。餘詳飢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