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消石烂未肯休

出自:宋代·孔平仲《亶甫寄示庐山高药名诗亦作一首奉酬不犯唱首兼用本字更不假借》

拼音:[kē][xiāo][shí,dàn][làn][wèi][kěn][xiū,xǔ]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噫戏庐山乎高哉,山连大江势横绝,虎卷龙拿起霜雪。
五湖七泽泻波来,百穿千孔吞吐成云雷。
其上自有飞瀑水,白如一疋练,半天河汉倾崔嵬。
苍苍石壁插空翠,漠漠云华自开闭。
水甘松香涧谷深,黄精枸杞生成林。
地无虎狼毒草木,但闻仙童玉女语笑之清音。
君不见当时匡续断世故,结庐莽草无寻处。
又不见渊明无心五斗米,石床醉卧呼不起。
真君种杏人获生,远公白莲开玉英。
松肪柏实皆可饱,何必皓露栖金茎。
我欲攀崖采紫芝,道中逢仙一问之。
接余之手生虹蜺,昆崙太室相追随。
玄台绛阙恣远游,旁通三岛逮十洲。
柯消石烂未肯休,千秋万岁一瞑目,下视尘世如蜗牛。

查看原文

注释

【消石】矿物名。又叫火硝﹑甲硝石。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阴湿土壤中形成盐花。经过煎炼,可用于医药或制造火药﹑炸药﹑肥料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柯】

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說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爾雅·釋詁》柯,法也。

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方言》盂謂之柯。

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齊地名。《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姓。《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叶于希切,音衣。《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从八作,不从艸。

【消】

消【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㴅《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

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

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

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

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

消石,藥名。

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

《韻補》叶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

叶思留切,音脩。《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石】

石【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

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姓。《左傳》衞大夫石碏。

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烂】

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廣韻》火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

《唐風》錦衾爛兮。

《大雅》爛其盈門。《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註》魚爛從內發。

《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註》索隱曰:列女傳云:桀造爛漫之樂。《廣韻》本作爤。《集韻》與燗,煉同。

《正韻》離閑切,音闌。《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按集韻類篇別作。亦作爤。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肯】

肯【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集韻》或作肎肻。

【休】

休【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

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

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致仕曰休。

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爾雅·釋木》休,無實李。《註》一名趙李。

蚤休,藥名。

姓。

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同咻。《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聲。

叶虚嬌切,音囂。《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叶匈于切,音虛。《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