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害逐春傩

出自:宋代·韦骧《次韵和邓德夫再和书怀别用三十韵》

拼音:[qū][hài][zhú][chūn][nu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飞文侔羽檄,执议有金科。
于役同之赣,夫君仅自鄱。
相逢多所乐,末礼去其苛。
鱼咏蒸然罩,材忻茂者莪。
穷奸摧狡穴,辨枉愈绵痾。
日食肴几变,宵忧寐欲吪。
恤冤防夏旱,驱害逐春傩
覈实当由已,指踪奚自他。
囚衣应足虱,吏案已胜驼。
居似蛇存蛰,归如茧化蛾。
险途须屡叱,行旅勿轻呵。
白雪风中絮,青钱水上荷。
佳辰怜爽旷,秀句好彫瑳。
束卷儒风旧,严装武貌番。
分岐兹泮涣,回首则猗那。
蚁酒慵为酌,藜羹糁不鹾。
轻遗逸士帽,倒踏谪仙靴。
恍忽东西驿,踌躇上下波。
嘤鸣忻得侣,妖艳况方瘥。
引脰邻于鹤,离肠迥若沱。
版徒犹相武,笔吏解封酂。
易失时兼势,难淹轴与薖。
莘耕方释耒,磻钓亦收蓑。
勉力攀翔凤,何心跃遁骡。
养躯宜气适,乘兴且颜酡。
淡泊延诗伯,伊优远舞娥。
加功草封岱,著意吊沉罗。
即是金扉对,无辞墨绶拖。
仳违临晚萚,声问约新禾。
何日瞻天驭,同听白玉珂。

查看原文

字义

【驱】

驅【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玉篇》逐遣也。《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玉篇》驟也,奔馳也。《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義同。《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義同。《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通作歐。《史記·趙世家》歐,代地。《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叶直谷切,音逐。《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俗作駈䮃,非。

【害】

害【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孩去聲。《說文》傷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聲。《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增韻》利,害之對。

殘也,禍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妨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要害。《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忌也。《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註》害猶言患之也。

《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集韻》《類篇》何割切,音曷。何也。《爾雅·釋言》盍也。《註》盍,何不也。或作害,與曷盍通。《詩·周南》害澣害否。《註》害,何也。《書·大誥》王害不違卜。《註》害作曷。

叶古詣切,音係。《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

《賈誼·旱雲賦》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淺爲悔尤,深作敦害。俗作害。害字丯聲,俗从丰作。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傩】

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9画

〔古文〕《唐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正韻》奴何切,音那。驅疫也。《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仲秋天子乃難,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註》難與儺通。《博物志》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等。《通雅》漸耳,滄耳也。

儺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惡凶。詳見《後漢·禮儀志》。

猗儺,柔順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難。《註》盛貌。

《集韻》乃可切,音娜。《詩·衞風》佩玉之儺。《註》儺,行有度也。《毛詩·古音考》猗儺,音阿那。

與旎那娜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