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傲面槐

出自:宋代·韦骧《送刘睦州移京西漕》

拼音:[xiōng][jīn][ào][miàn][hu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贤杰恬荣进,朝廷眷旧材。
优閒辍为郡,按举复行台。
忆昨巡荆北,于时会岁菑。
转输忧国计,假易缓民财。
吏议乌能避,邦条不可裁。
谪迁知咎戾,忠信即基胎。
解印离江浒,分麾溯浙洄。
列城遗厚爱,千里沛馀才。
火玉坚难变,霜松翠弗摧。
壮行心所勇,胶禄素尝咍。
履道期终固,谋身绝外猜。
子文忘愠色,严助乐归来。
抚俗专求瘼,提纲独整颓。
察幽穷蒂芥,屏恶自渠魁。
犴狱春多草,宾阶雨不苔。
溪山围几席,风月侑樽罍。
毫瘦清吟苦,弦高雅曲哀。
黄堂成卧治,青律再飞灰。
况味安符竹,胸襟傲面槐
桐庐声绩远,蓂陛宠光催。
近部劳经画,兼资藉玮瑰。
使旌蜺夭矫,宸诏凤毰毸。
肃肃途将戒,元元慕若孩。
车攀朝柅轴,舟遁夜张桅。
被命恭虽益,封章恳以推。
让廉仪组绂,贪冒愯驽骀。
京辅非轻寄,天衷未易回。
功名当盛获,蕴蓄岂空培。
舆论蕲皆惬,高怀愿更恢。
壮猷那久抑,早晚咏良哉。

查看原文

注释

【胸襟】1.胸怀:势利无扰于胸襟|胸襟开朗。 2.志向;抱负:胸襟远大|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胸】

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同胷。

【襟】

襟【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韻會》。《玉篇》又作䘳。

【傲】

傲【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敖去聲。慢也,倨也。《書·益稷》無若丹朱傲。《禮·曲禮》傲不可長。

《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作。

【面】

面【戌集中】【面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象人面形。《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見也。《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註》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顏色安否。《儀禮·聘禮》者出請事,賔面如覿幣。《註》面,亦見也。《周禮·秋官·司儀》私面。《註》私覿也。

向也。《書·周官》不學牆面。《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玉藻》唯君面尊。《註》面,猶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面朝後市。

《廣韻》前也。《儀禮·士冠禮》覆之面葉。《註》面,前也。

《韻會》方面,當四方之一面也。《書·顧命》大輅在賔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勢。《註》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史記·留侯世家》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韻會》相背曰面。《史記·項羽紀》馬童面之。《註》如淳曰:面,不正視也。《前漢·項羽傳註》師古曰:如淳說非也。面謂背之,不面向也。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非也。

《前漢·張敞傳》自以便面拊馬。《註》師古曰:便面,扇之類也。亦曰屛面。

【槐】

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說文》木也。《周禮·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註》槐之言懷也。懷來遠人於此,欲與之謀。《爾雅·釋木》櫰槐,大葉而黑,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藝文類聚》槐,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規,二旬而葉成。

《春秋·說題辭》槐者,虛星之精。

《周禮·夏官·司爟註》秋取槐檀之火。

槐里,地名。《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

水名。《山海經》敦與之山,槐水出焉。

孟槐,獸名。《山海經》譙明之山有獸,狀如貆,赤毫,曰孟槐。

姓。《統譜》望出廣漢。唐槐承榮、槐公儉。

《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說文》守宮也。《春秋元命苞》樹槐,聽訟其下。《註》槐之言歸也,情見歸實也。

《韻會》桃槐,西域國名。

琅槐,千乘郡縣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