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每嚣嚣

出自:宋代·韦骧《秋日即事呈同僚》

拼音:[lè,yuè,yào,lào][dào][měi][xiāo][xiāo]

平仄:仄仄仄平平

潇洒临霜夕,清居守决曹。
严城吹角罢,隔垄听猿号。
警卒持更切,呼囚报钥牢。
讼庭澄一水,尘事戢千毛。
檐阒蚊雷绝,池虚蛙吹逃。
逍遥静襟虑,抖擞敞袛裯。
树木彫零尽,星辰气燄豪。
月微棕影薄,风急雁声高。
忆昔随群学,当时髧二髦。
读书图皦皦,感古动忉忉。
意趣青云近,煇光白玉韬。
百钱宁问卜,一钓冀连鳌。
直谅谋相与,回邪欲尽鏖。
自期非干蛊,幸遇岂屯膏。
翻愧彫文陋,难逢异数褒。
葳蕤从末宦,淟涊著青袍。
敛翅鹰栖臂,垂头骥伏槽。
安能枉寻尺,犹得饱藜蒿。
但恃心如砥,那矜目察毫。
穷通任甄治,险恶远波涛。
养浩虽潜孟,折腰诚愧陶。
常咍强蛇足,敢叹抑牛刀。
衮衮途泥里,悠悠日月慆。
居然成俗态,何足谓贤劳。
贫贱非无赖,清平况夙遭。
边隅虚障候,弓矢载鞬櫜。
途易家音数,官閒坐食叨。
人皆讥野僻,我独固持操。
寂寞几尘甑,包并或餔糟。
趋时聊勉勉,乐道每嚣嚣
肺腑兹尤慰,朋从义不謟。
相逢甚优渥,得兴且游遨。
胜赏当随地,秋郊况附壕。
山溪正堪屐,溪曲尚容舠。
莫计空清俸,须令贳浊醪。
菊香分嚼蕊,蟹美共持螯。
谈席争挥麈,诗坛让拥旄。
纵横新义论,嗣绝旧风骚。
气锐千戈立,辞抽万茧缫。
功名休挂齿,志业本夔皋。

查看原文

注释

【乐道】1.乐于称道;喜欢谈论。 2.喜好圣贤之道。 3.喜欢修道。
【嚣嚣】1.亦作"嚣嚣"。亦作"嚣嚣"。 2.喧哗貌。 3.多言貌。 4.自得无欲貌。 5.虚空貌;虚伪貌。嚣嚣(áoáo) : 1.众口谗毁的样子:谗口嚣嚣。 2.傲慢的样子:听我嚣嚣。 3.拟声词。众人愁怨声:今京师嚣嚣,道路喧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每】

每【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正韻》莫賄切,音浼。《增韻》常也,各也,凡也。《三蒼》曰:每,非一定之辭。《詩·小雅》每懷靡及。《莊子·外物篇》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郭象註》事不遠本,故其功每成。

雖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詩·小雅》每有良朋。《箋》言雖有良朋也。

貪也。《前漢·賈誼傳》衆庶每生。《註》孟康曰:每,貪也。《敘傳》致死爲福,每生作旤。

姓。每當時,漢人。見《印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數也。一曰田美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註》每有枚、昧二音,義同。

《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謀杯切,,非。

【嚣】

囂【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音枵。《說文》聲也,气出頭上。从㗊从頁。頁,首也。《玉篇》喧譁也。《集韻》聲也。《左傳·昭三年》湫隘囂塵。《釋文》囂,許嬌反,一音五高反。《詩·小雅》選徒囂囂。《傳》囂囂,聲也。《釋文》囂,五刀反,亦許驕反。

《孟子》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註》囂囂,自得無欲之貌。

人名。《史記·黃帝紀》嫘祖生二子,其一曰囂,是爲靑陽。

《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義同。《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註》察囂譁者。《釋文》囂,五羔反。

《詩·小雅》讒口囂囂。《箋》囂囂,衆多貌。《釋文》五刀反,韓詩作嗸嗸。《前漢·董仲舒傳》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註》師古曰:與嗸同。

《詩·小雅》我卽爾謀,聽我囂囂。《傳》囂囂猶嗸嗸也。《釋文》囂,五刀反。

《字彙》山凹之地曰囂。《梁宣帝七山寺賦》神囂嵒嵒而特立。

鳥名。《山海經》梁渠之山有鳥,狀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囂。

獸名。《山海經》羭次之山有獸,狀如禺,長臂善投,名曰囂。

水名。《山海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

山名。《山海經》北囂之山無石,其陽多碧,其隂多玉。

《集韻》地名。通作隞敖。詳前嚻字註。○按《經傳》《釋文》囂多讀敖,惟《小雅》車攻及《左傳·昭三年》《釋文》兼敖枵二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