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以血肉污斧刀

出自:宋代·徐积《山中乐》

拼音:[zhōng][yǐ][xiě,xuè][ròu][wū][fǔ][dāo]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洞里桃花开早春,洞中酒熟宴真人。
红蕊紫芝俱在手,本家猿鹤亦随身。
采拾饤饾随所有,物无不义即是真。
何须谢傅山东妓,却用陶潜漉酒巾。
漉酒复漉酒,何必金印大如斗。
一瓢复一瓢,莫辨人间淳与浇。
时情大抵恶贫贱,此閒却是青云霄。
君不见古人自谓为贤豪,或入于佞或以骄。
但言富贵我所欲,一身不保领与腰。
孔光屈身事董贤,谷永阴与王凤交。
贾谧之党遍天下,望尘拜者尤为妖。
须臾苟得快所欲,终以血肉污斧刀
假令当日幸而免,后世讥笑安能逃。
岂如孙登但长啸,眼看时事如鸿毛。
嵇康阮籍不与语,何况纷纷儿女曹。

查看原文

注释

【血肉】1.血和肉。借指躯体。 2.犹骨肉。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屠杀;遭到屠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终】

終【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螽。《說文》絿絲也。

《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

《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

《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

《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

《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

姓。《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終葵氏。《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終黎氏。《前漢·終軍傳》終軍,字子雲,濟南人也。

《韻補》叶諸仍切。《周易·坤·文言》以終叶成。

《韻補》叶諸良切。《陳琳·迷迭香賦》竭歡慶於夙夜兮,雖幽翳而彌彰。事罔隆而不殺兮,亦無始而不終。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血】

血【申集下】【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呼決切,音泬。《類篇》祭所薦牲血。从皿,一,象血形。《釋名》血,濊也,出于肉,流而濊濊也。《關尹子·四符篇》一爲父,故受氣于父,氣爲水。二爲母,故受血于母,血爲火。《易·說卦傳》坎爲血卦。《疏》取其人之有血,猶地有水也。《禮·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大戴禮》血者猶血。《註》血,憂色也。

《山海經》兪者之山有木曰白咎,可以血玉。《註》謂染玉可以作光彩。

《詩·鄭風·茹藘疏》陸璣云:茹藘,一名地血。

《韻補》胡桂切,叶音惠。《劉向·九歎》晉申生之離讒兮,荆和氏之泣血,吳子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毛詩古音攷》音綌,鼠思泣血,無言不疾。《宋玉·高唐賦》弭節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

【肉】

肉【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污】

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汚《唐韻》屋孤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烏。與洿同。《說文》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詩·小雅》田卒汙萊。《傳》下則汙,高則萊。《正義》汙者,池停水之名。禮記曰汙其宮而瀦焉是也。《左傳·隱三年》潢汙行潦之水。《疏》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汙。

行濁亦曰汙。《賈誼·新書道術篇》放理潔靜謂之行,反行爲汙。《書·胤征》舊染汙俗。

降也,殺也。《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註》有隆有殺,進退如禮。

勞事亦曰汙。《左傳·昭元年》處不辟汙。《正義》言事之勞身,若穢之汙物。

汙邪,下地田也。《史記·滑稽傳》甌窶滿溝,汙邪滿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惡去聲。《說文》歲也。

染也。一曰去垢汙曰汙。《詩·周南》薄汙我私。《傳》汙,煩也。《箋》煩撋之用功深也。《字略》煩撋猶捼莎也。亦音烏。

《唐韻》《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水名。在鄴西南。《後漢·郡國志》鄴有汙水,有汙城。《註》史記,項羽擊秦軍汙水上。

曲也。《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盡而不汙。《杜註》言盡其事實,無所汙曲。

《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窊。鑿地也。《禮·禮運》汙尊而抔飮。《註》汙尊,鑿地爲尊。

《韻補》叶烏戈切,音窩。《楊方·合歡詩》爾根深且固,我根淺且汙。移植良無期,歎息將如何。

叶文甫切,音武。《杜甫·雷詩》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汙。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斧】

斧【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斫也。《釋名》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廣韻》神農作斤斧陶冶。《易·旅卦》得其資斧。《註》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詩·豳風》旣破我斧。《傳》隋銎曰斧。

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仙名。《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集韻》或作鈇。

【刀】

刀【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到平聲。《說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與刃也。《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錢名。《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前漢·食貨志》利於刀。《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朱註》小船曰刀。《正韻》小船形如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