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焦心有待

出自:宋代·刘敞《和喜雨》

拼音:[wò][jiāo][xīn][yǒu,yòu][dài,dāi]

平仄:仄平平仄平

望岁忧农事,为霖属柄臣。
吁嗟动云汉,精祲验天人。
霏雾凝空曲,雄风激水滨。
驱除断炎燠,洒埽净埃尘。
势欲翻河海,声疑过鬼神。
山川共秀发,穹壤划清新。
庶物含生意,元和倚大钧。
穴蛟深奋角,辙鲋默翻鳞。
雷电天威远,耕桑帝力匀。
依然四时正,好在万家春。
会府开清旦,高堂引庆宾。
沃焦心有待,濯热正无伦。
蒸础遗占信,随轩旧史真。
京师并福润,爻象在经纶。
舞罢看佋服,谈馀识垫巾。
新诗追大雅,舆诵洽烝民。
单袷寒仍薄,清和气已震。
晴晖明旭日,霁色卷高旻。
亹亹希前哲,凄凄幸及辰。
阳秋书闵雨,一颂鲁公仁。

查看原文

注释

【沃焦】1.亦作"沃燋"。古代传说中东海南部的大石山。 2.古代传说中的异人。
【焦心】着急:至今没有接到儿子来信,真叫人~。
【有待】等待: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沃】

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烏酷切,音鋈。《說文》灌漑也。《書·說命》啓乃心,沃朕心。《正義》當開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也。

盛也。《詩·衞風》其葉沃若。《疏》沃若,沃沃然盛也。

壯姣也。《詩·檜風》夭之沃沃。《傳》沃沃,壯姣也。

柔也。《詩·小雅》其葉有沃。《傳》沃,柔也。

土不磽曰沃壤。《左傳·襄二十五年》楚蔿掩爲司馬,井衍沃。《註》衍沃,平美之地。

盥手曰沃盥。《周禮·夏官》小臣大祭祀沃王盥。《疏》言爲王沃手,盥手也。

《左傳·正義》盥謂洗手,沃謂澆手。

泉名。《爾雅·釋水》沃泉縣出。

水名。在沃陽縣西北。《水經注》中陵水東逕沃陽縣,又西北流注沃水。

九土之一。《淮南子·地形訓》正南次州曰沃土。

閩南人謂雨淋曰沃。見《鄭瑗井觀瑣言》。

曲沃,晉邑名。《詩·唐風》素衣朱襮,從子于沃。《廣輿記》曲沃縣,屬山西平陽府。

姓。沃丁之後。吳有沃焦,著《神仙傳》。

《集韻》鬱縛切,音艧。茂貌。《詩·衞風》其葉沃若,徐邈讀。《說文》本作,今省。

【焦】

焦【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火所傷也。《玉篇》火燒黑也。

炙也。《禮·月令》其味苦,其臭焦。《註》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屬焉。《左傳·哀二年》卜戰龜焦。《禮·問喪》傷腎乾肝焦肺。《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

《史記·扁鵲傳》別下于三焦膀胱。《註》正義曰:八十一難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也,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也。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也。《廣韻》別作膲。

國名。《左傳·僖二十九年》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註》焦在陝縣。《史記·周本紀》褒封神農之後于焦。《註》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

《秦本紀》圍焦降之。《註》括地志云:焦城在陝州城內東北百步,因焦水爲名。周同姓所封。◎按左傳之焦姬姓,神農之後乃姜姓,其所封當別是一焦。周本紀註亦云:在陝縣。誤。

姓。《廣韻》神農後,以國爲氏,出南安。

晉邑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許君焦瑕。《註》晉河外五城之二邑。

《詩·小雅》整居焦穫。《爾雅·釋地》十藪,周有焦穫。《註》今扶風瓠中是也。

《晏子·外篇》東海有蟲,巢于蟁睫,命曰焦冥。

焦明,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掩焦明。《註》焦明似鳳。通作鷦。

《韻會》通作燋。詳燋字註。《集韻》或作㸈。

《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音樵。《集韻》焦夷,楚地名。《左傳·僖二十三年》楚伐陳取焦夷。《註》焦,譙縣也。夷一名城父。皆陳邑。

與憔通。《班固·答賔戲》朝爲榮華,夕而焦。

《集韻》將由切,音啾。屬。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待】

待【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