缡褷聚鹤翎

出自:宋代·刘敞《和府公二十韵》

拼音:[lí][shī][jù][hè][lí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百草迎年茂,群花逼夏零。
天工感寥落,春事出丁宁。
皓月彫寒魄,鲜风结暖馨。
彩霞融缥缈,甘露洒清泠。
照坐千枝烛,摇空九子铃。
轻黄金缀缕,凝碧玉镌瓶。
烂漫辅鲛锦,缡褷聚鹤翎
问名惊竞秀,变态骇流形。
钟美应成媪,储芳或景星。
意真乘澹泊,气淑倚娉娗。
净影临彫槛,疏音隔后庭。
瑶妃旦酣酒,玉女夜窥棂。
时世妆浓澹,朝云梦窈冥。
魂从攀处乱,醉任看馀酲。
禁籞曾迂幸,天歌独仰听。
一时矜绝出,众卉谢晶荧。
正尔生成巧,由来造化灵。
属词劳比兴,图象费丹青。
雨重碧油幕,灯昏云母屏。
谪仙才不世,激赏为君聆。

查看原文

注释

【鹤翎】1.鹤的羽毛。 2.喻指白色的花瓣。 3.菊花品种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缡】

縭【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說文》以絲介履也。

《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註》卽今之香纓也。《詩·豳風》親結其縭。《傳》縭,婦人之褘也。母戒女施衿結帨。

《爾雅·釋水》縭,緌也。《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詩·小雅》紼縭維之。

《正韻》抽知切,音摛。《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褷】

褷【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山宜切,音簛。《廣韻》同襹。《類篇》襳襹,毛羽衣貌。或从徙。《韓愈詩》花著兩眼,視物隔褷䙰。《皮日休詩》袖香䙰褷風。

【聚】

聚【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慈庾切《集韻》《韻會》在庾切,徐上聲。《說文》會也。《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禮·檀弓》聚國族於斯。《前漢·高帝紀》五星聚于東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順人心,安情性而發於衆心之所聚。《註》聚謂所同歸凑也。

《玉篇》斂也。《禮·樂記》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周禮·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疏》聚是縣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

《秦本紀》幷諸小鄕聚,集爲大縣。《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聚。《前漢·平帝紀》鄕曰庠,聚曰序。《註》張晏曰:聚,邑落名也。師古曰:聚,小于鄕。

積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積聚,無有不斂。

《管子·正篇》會民所聚曰道。《註》聚謂衆所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六材旣聚,巧者和之。《註》聚,具也。

《左傳·莊二十五年》城聚。《註》晉邑。

《唐韻》才句切《集韻》從遇切《正韻》族遇切,。義同。

音娵。《史記·歷書》月名畢聚。日得甲子。索隱讀。

與驟同。《周禮·天官·獸醫註》趨聚之節。《釋文》聚,本一作驟。

《韻補》叶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賦》毛羣内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

【鹤】

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鶴也。古謂之仙禽,亦名露禽,或又謂之隂羽。《本草》鶴白色㿥㿥,故又名八公。《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小雅》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左傳·閔二年》衞懿公好鶴,鶴有乗軒者。

地名。《史記·衞世家註》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

《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郭註》鶴列,陳兵也。

鶴膝,矛名。鶴之膝隆起,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

《逸雅》鋤,助也。齊人謂其頭曰鶴,似鶴頭也。

姓。鶴壽,見《金史》。

《正韻》與翯同。《詩·大雅》白鳥翯翯。《孟子》作鶴鶴。

叶胡沃切,音礐。《嵆康·琴賦》下逮謠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別鶴。

【翎】

翎【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新附字》羽也。《玉篇》箭羽也。

白翎雀,元法曲名。見《輟耕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