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云屋接丹丘

出自:宋代·赵抃《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拼音:[wàn,mò][jiā,jia,jie][yún][wū][jiē][dān][qiū]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
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查看原文

注释

【云屋】1.高楼。 2.指汉成帝时的三云殿。 3.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丹丘】1.亦作"丹邱"。 2.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家】

家【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

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家人,易卦名。

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集韻》古胡切,音姑。《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叶古俄切,音歌。《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叶古暮切,音固。《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屋】

屋【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烏谷切,音沃。《說文》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也。《風俗通》止也。《集韻》具也。《玉篇》居也,舍也。《詩·秦風》在其板屋。《周禮·地官》考夫屋。《註》夫三爲屋,屋三爲井,出地貢者,三三相任。

田不耕者,出屋粟。

車蓋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圍漢王滎陽,紀信誑楚,乗黃屋車,傅左纛。

夏屋,大俎也。《詩·秦風》於我乎,夏屋渠渠。《註》夏,大也。渠渠,俎深廣貌。

《禮·雜記》諸侯素錦以爲屋,士輤葦席以爲屋。《註》小帳覆棺者。

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註》周地。

王屋,山名,在河東垣縣。

《越南志》神屋,龜甲也。

屋廬,複姓。

【接】

接【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丘】

丘【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㘳《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前漢·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姓。

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叶丘於切,音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