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殊欲幅由还

出自:宋代·韩琦《再答二阕 其二》

拼音:[xiàn][jūn][shū][yù][fú][yóu][huán,hái]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
十亩足居应慕白,一瓢犹乐直师颜。
谁论世路风波恶,渐见仙家日月闲。
我亦安阳蜗舍就,羡君殊欲幅由还

查看原文

字义

【羡】

羡【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註》晉灼曰:音夷。(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䢭。《說文》貪欲也。从㳄,从羑省。《詩·大雅》無然歆羨。《註》無是貪羨。

《廣韻》餘也。《詩·小雅》四方有羨。《傳》羨,餘也。《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註》鄭司農云:羨,長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註》羨,溢也。

《廣韻》人姓。《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

《集韻》《類篇》《韻會》同。

《集韻》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羨。墓道也。《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集韻》俗作㵪,非是。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殊】

殊【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殳。《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

絕也。《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

斷絕也。《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

傷而未絕也。《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別也,異也。《易·繫辭》天下同歸而殊塗。《禮·大傳》殊號,異器械。

過也。《後漢·梁竦傳》母氏年殊七十。《註》殊,猶過也。

語詞。《詩·魏風》殊異乎公路。

殊庭,蓬萊仙人庭也。《前漢·郊祀志》將以望祀蓬萊之屬,幾至殊庭。

叶時流切,音酬。《陳琳詩》沈淪衆庶閒,與世無有殊。紆鬱懷傷結,舒展有何由。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幅】

幅【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布帛廣也。《玉篇》布帛廣狹。《廣韻》絹幅。《爾雅·釋天》緇廣充幅,長尋曰旐。《疏》以黑色之帛,廣全幅長八尺,屬於杠,名旐。《急就篇註》四丈曰疋,兩邊具曰幅。《左傳·襄二十八年》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爲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疏》言用正德以爲邊幅,使有度也。《前漢·馬援傳》修飾邊幅。《註》若布帛,修飾其邊幅也。

《廣雅》匡幅,滿也。

《廣韻》姓也。

《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逼。《廣韻》行縢名。《左傳·桓二年》帶裳幅舄。《註》幅若今行縢。《詩·小雅》邪幅在下。《傳》幅,逼也,所以自偪束也。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名曰偪者,所以自偪束也。

《韻會》通作偪。《禮·內則》偪屨著綦。

【由】

由【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

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

《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衆謀,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指臣民以爲當遷者言也。《詩·小雅》君子無易由言。《箋》由,用也。《左傳·襄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註》由,用也。

《博雅》式也。

《揚子·方言》胥由,正輔也。燕之北鄙曰由。《註》胥,相也。由,正皆謂輔持也。

《揚子·方言》由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閒相正謂之由迪。

所由,州郡官也。《唐書·崔成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不宜與所由呫囁耳語,度笑受之。

《孟子》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註》由由,自得之貌。《管子·小問篇》至其成也,由由兹免。《註》由由,悗懌實貌。兹免,謂益有謹厲。

由庚,由儀,笙詩也。見《束晳·補亡詩》。

國名。《戰國策》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鐘。《註》厹由,國名。《釋文》漢志由作猶。

縣名。《後漢·郡國志》吳郡由拳。《搜神記》秦始皇東巡,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始皇至,令囚徒十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曰由拳縣。

姓。《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於秦。

由吾,複姓。

由胡,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

夷由,鳥名。《爾雅·釋鳥》鼯䑕夷由。

雔由,蟲名。《爾雅·釋蟲》雔由樗繭。《註》食樗葉。

與猶通。尚可之辭。《孟子》王由足用爲善。

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註》與由同。

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

通作䌛。《前漢·宣帝紀》上亦無䌛知。

《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由。註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

借作㽕。《類篇》按說文徐曰:說文無由字,惟㽕字註:木生條也,古文省弓,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書·盤庚》若顚木之有由蘖。《註》古作㽕,顚仆也。㽕木生條也。○按《說文》註:古文省弓,則㽕係正字,由乃古省。據《尚書註》則㽕屬古文,似誤。

《韻補》叶延知切,音夷。《馮衍·顯志賦》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歿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叶羊諸切,音余。《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正字通》音妖。冶由,女子笑貌。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