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疑季子

出自:唐代·卢仝《寄赠含曦上人》

拼音:[kǒng][zǐ][yí,nǐ][jì][zǐ]

平仄:仄仄平仄仄

楞伽大师兄,誇曦识道理。
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
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
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
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
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
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
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
纵遇彊礼拜,雅语不露齿。
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
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
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
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
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
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
怜僧无远□,信佛殊未已。
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
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
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
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韡韡。
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
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
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
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
曲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
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
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
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
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
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查看原文

注释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 : 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季子】1.指春秋时吴季札。为吴王寿梦少子。不受君位,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省称"季子"。历聘各国,过徐,徐君爱其剑,季子为使上国,未与。及返,徐君已死,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 2.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 3.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一说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事见《史记·苏秦列传》"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后借指穷困者或先穷后通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孔】

孔【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鳥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甚也。《詩·小雅》德音孔昭。《書·禹貢》九江孔殷。《註》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穴也。《爾雅·釋詁》孔,閒也。《疏》謂閒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圅人》眡其鑽空而惌。《史記·舜本紀》爲匿空旁出。《註》空卽孔。

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經》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註》謂空虛能容也。

《揚子·太經》孔道夷如。《註》孔道,通道也。

鳥名。《山海經》南方多孔烏。

姓。《廣韻》殷湯之後。本自帝嚳狄吞乙卵而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爲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疑】

疑【午集上】【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宜。惑也。《廣韻》不定也。《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度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

《廣韻》恐也。

《增韻》似也,嫌也。

《爾雅·釋言》戾也。

山名。《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註》九疑,山名也。在蒼梧。

神名。《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官名。《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音凝,定也。《詩·大雅》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傳》疑,定也。《疏》正義曰:疑,音凝。疑者,安靜之義,故爲定也。《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于神。

《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銀入聲。《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註》疑,止也。有矜莊之色。《釋文》疑,魚乙切。

《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註》疑,正立自定之貌。

《集韻》《韻會》偶起切,同擬。《易·文言》隂疑于陽。《禮·射義》不以公卿爲賓,而以大夫爲賓,爲疑也。《註》疑,自下上至之辭也。《疏》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故云自下上至之辭也。

《韻補》叶魚記切,音義。《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

叶魚求切,音牛。《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季】

季【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居悸切,音記。《說文》少稱也。《玉篇》稚也。《左傳·文十八年》髙辛氏有才子八人,以伯仲叔季爲序。

物之稚者亦曰季。《周禮·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疏》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細也,小稱也。《管子·乗馬篇》季絹三十三。

《儀禮·特牲饋食》掛於季指。《註》季指,小指也。

《廣韻》末也,凡四時之末月曰季月。末世曰季世。《左傳·昭三年》叔向問晏子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叔向曰:然,雖吾公室,亦季世也。

姓。魯大夫季友,漢季布。《說文》从子从稚省,稚亦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