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侧身求辅弼

出自:清代·严复《哭林晚翠》

拼音:[qiú][cè,zè,zhāi][shēn][qiú][fǔ][bì]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相见及长别,都来几昼昏。
池荷清逭暑,丛桂远招魂。
投分欣倾盖,湛冤痛覆盆。
不成扶软弱,直是构恩怨。
忆昨皇临极,殷忧国命屯。
求侧身求辅弼,痛哭为黎元。
大业方鸿造,奇才各骏奔。
明堂收杞梓,列辟贡玙璠。
岂谓资群策,翻成罪莠言。
衅诚基近习,祸已及亲尊。
惝恍移宫狱,呜呼养士恩。
人情方翕訾,天意与偏反。
夫子南州彦,当时士论存。
一枝翘国秀,三峡倒词源。
荐剡能为鹗,雄图欲化鲲。
杨谭同御席,江郑尽华轩。
卿月辉东壁,郎星列井垣。
英奇相支柱,契合互攀援。
重译风皆耸,中兴势已吞。
忽惊啼晚鴂,容易刈芳荪。
古有身临穴,今无市举幡。
血应漂地轴,精定叫天阍。
犹有深闽妇,来从积德门。
抚弦哀寡鹄,分镜泣孤鸳。
加剑恩牵犬,争权遇僓豚。
空闻矜庶狱,不得见传爰。
投畀宁无日,群昏自不论。
浮休齐得丧,忧患塞乾坤。
上帝高难问,中情久弗谖。
诗篇同乘杌,异代得根原。
莫更秦头责,休将朕舌扪。
横流看处处,祇合老邱樊。

查看原文

注释

【侧身】1.倾侧其身,表示戒惧不安。 2.向侧面转体。 3.厕身,置身。
【辅弼】〈书〉辅佐:~大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求】

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侧】

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

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側生,茘支名。

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

《聘禮》公側授宰玉。

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辅】

輔【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扶雨切《五音集韻》父雨切,。《說文》人頰骨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註》輔,上頷也。《左傳·僖五年》輔車相依。

《正韻》車輔,兩旁夾車木也。《詩·小雅》乃棄爾輔。《疏》輔以佐車,可解脫之物。今人縛杖于輻,以孩輔車也。

《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增韻》扶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以物相將曰輔。《周禮·地官》鄕大夫以旌節輔令則達之。《註》民雖以徵令行,其將之者無節,則不得通。

四輔,官名。《禮·文王世子》設四輔。《註》謂師、保、疑、丞也。

府史胥徒亦謂之輔。《周禮·天官·大宰》置其輔。《註》庶人在官者也。

《韻會》四輔,星名。所以輔佐北極。

三輔,郡名。漢京兆、左馮翊、右扶風。

輔氏,地名。《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次于輔氏。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使獻龍輔于齊侯。

姓。晉智果別族爲輔氏。

【弼】

弼【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㐁,舌也。舌柔而弓剛,以柔从剛,輔弼之意。《韻會》所以輔正弓弩者。《正韻》正弓器也。

《爾雅·釋詁》俌也。《註》俌猶輔也。《書·大禹謨》明于五,以弼五敎。

《說命》夢帝賚予良弼。《越語》憎輔遠弼。《註》相道爲輔,矯過爲弼。

戾也。《前漢·五行志》君臣故弼,兹謂悖。《註》弼,猶相戾也。悖,惑也。

《爾雅·釋詁》重也。《註》弼輔,所以爲重疉也。

《揚子·方言》弼,高也。

通作拂。《孟子》入則無法家拂士。

叶平祕切,音備。《李嵩·述志賦》赳赳干城,翼翼上弼。志馘奔鯨,截彼醜類。《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