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及蜉蝣

出自:清代·严复《和刘通叔瑞潞岁莫杂诗并序 其八》

拼音:[huì][gū][jí][fú][yóu]

平仄:仄平平平平

蟪蛄及蜉蝣,生意何草草。
漠漠雨中花,绵绵思远道。
昊天方疾威,盛年慎自保。
西北有凉风,浮云迹如扫。

查看原文

注释

【蟪蛄】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蜉蝣】1.亦作"蜉蝤"。 2.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 3.比喻微小的生命。 4.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5.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蟪】

蟪【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胡桂切,音惠。蟪蛄。詳蛄字註。

【蛄】

蛄【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及】

及【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蜉】

蜉【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也。今作蜉。《爾雅·釋蟲》蚍蜉,大螘。《疏》螘大者別名蚍蜉。《韓愈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韻會》引《漢書》註:蚍,蜉蝣,渠略也。《詩·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爾雅·釋蟲》蜉蝣,渠略。《註》似蛣蜣,身狹則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朝生暮死,豬好啖之。陸璣曰:似甲蟲,有角大如指,長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飛。夏月隂雨時地中出,今人燒炙噉之,美如蟬也。樊光謂之糞中蝎蟲。《揚子·方言》蜉䖻,秦、晉之閒謂之渠略。

【蝣】

蝣【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以周切《韻會》夷周切,音由。蜉蝣。詳蜉字註。

《集韻》力求切,音流。義同。亦作䖻。

與蝤通。詳下蝤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