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妖氛缠

出自:清代·施闰章《粤西乱后怀平乐太守尹蓂阶同年》

拼音:[tóng][zhù][yāo][fēn][chán]

平仄:平仄平平平

予本卧疴人,乃乘《相如传》。
浩荡越江湖,迢递历乡县。
分符值朋旧,天末各眷恋。
就中有尹生,才名冠吴甸。
素心炯白日,紫瞳掣流电。
衔命守昭州,魑魅日中见。
饮水愁毒淫,官庖无完膳。
藩镇善督责,汗颜甘诃谴。
诛求义不忍,出质到妻钏。
播迁两及期,玄鬓飒已变。
闻我万里来,握手惊拭面。
洒扫先下榻,契阔共餐饭。
煦沫及僮仆,敝衣为补缮。
倾橐治我装,左右色无倦。
二子汗血驹,龆齿挺英彦。
论文受甲乙,悲歌杂欢宴。
移觞松树根,濡翰鸲鹆研。
陶陶夜未央,羽檄喧转战。
桂岭走鲸鲵,昭江纷组练。
城荒无驻卒,路阻绝邻援。
爨婢罢晨炊,勺水不下咽。
我行已仓皇,君意反缱绻。
中厨呼酒浆,妻孥泪如霰。
饯我登竹舸,挥涕苦相劝。
封疆我则死,风鹤子当远。
诀别水声中,缆解急飞箭。
瘴云落日昏,耳目骤惊眩。
但见逋逃人,男女相蹂践。
别来断消息,枯蓬各飘转。
苍梧杀气高,铜柱妖氛缠
巢卵得无覆,颈血恐已溅。
诗书故多难,鬼神不录善。
长号叙悲愤,战地儒冠贱。

查看原文

注释

【铜柱】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妖氛】1.亦作"妖雰"。 2.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 3.妖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铜】

銅【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柱】

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妖】

妖【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於嬌切《集韻》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夭。豔也,媚也。一曰異也,孽也。《左傳·莊十四年》人棄常則妖興。《前漢·五行志》殺不以時,有草妖。

妄聞之氣,發于音聲,有鼓妖。雲風起而杳㝠爲夜妖,言之不文,是謂不艾,時則有詩妖。

叶央居切,音於。《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爲祥,棄常爲妖。

叶側呂切,音阻。《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私心旣霿,牛禍告妖。《說文》,巧也。一曰女子笑貌。从女芺聲。

【氛】

氛【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類篇》符分切,音汾。《玉篇》氣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楚氛甚惡。

《昭二十年》梓愼望氛。

《楚語》先君莊王爲匏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註》皆訓氣。

氛氳,祥氣也。《謝惠連·雪賦》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註》氛氳,盛貌。

氛祲,妖氣也。《晉語》獻公田,見翟柤之氛。《註》氛祲,氣象也。凶曰氛,吉曰祥。《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也,喪氛也。《註》氛,惡氣。《前漢·元帝詔》氛邪歲增。《杜甫詩》冥冥氛祲未全消。

靈氛,古善占者。《屈原·離騷》命靈氛爲余占之。《又》靈氛吿余以吉占。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

【缠】

纏【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說文》繞也。《玉篇》約也。《廣韻》束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

姓。《廣韻》漢有纏子著書。

《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