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缪伐西戎

出自:清代·屈大均《咏古 其五》

拼音:[qín][móu,miù,miào,mù,liáo][fá][xī][ró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秦缪伐西戎,开地千馀里。
天王贺金鼓,攘夷甚光美。
用谲得繇余,遂以霸西鄙。
不忍舍良臣,收之同穴死。
身没犹爱才,泉下须辅理。
哀哀黄鸟诗,岂足知君子。
杀身殉令名,兼以报知己。

查看原文

注释

【西戎】古代西北地区戎族,包括许多部落:西戎东迁|伯阳隐西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秦】

秦【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說文》一曰秦,禾名。

叶慈良切,音牆。《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缪】

繆【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䋷。《說文》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詩·豳風》綢繆牖戶。《傳》綢繆,言纏綿也。《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音義》綢繆,猶纏綿。

云:深奧也。

《廣韻》莫浮切,音謀。《集韻》力求切,音劉。義同。

《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禮·檀弓》衣衰而繆絰。《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疏》繆絰,謂絞麻爲絰。《前漢·孝成趙皇后傳》卽自繆死。《註》師古曰:繆,絞也。

《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釋文》繆,本作謬。

《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註》繆,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註》繆,詐也。

《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註》繆,違也。

姓。《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集韻》朗鳥切,音了。繚或作繆。《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註》繆繞,相纏結也。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與穆同。《禮·大傳》序以昭繆。《註》繆,讀如穆。《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釋文》繆,左氏作穆。《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卜。《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集韻》憐蕭切,音聊。繆繆,絲貌。

《集韻》力弔切,音嫽。蟉或作繆。蜩蟉,龍首動貌。

【伐】

伐【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房越切,音罰。征伐。《詩·小雅》薄伐玁狁。《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小爾雅》伐,美也。

伐閱,與閥閱同。《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伐,功也。

自稱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

斫木也。《詩·周南》伐其條枚。

考擊鐘鼓也。《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攻殺擊刺也。《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兵器。《詩·秦風》蒙伐有苑。《註》蒙,雜文。伐,干也。亦作瞂。

星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註》熊虎爲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與垡同。《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叶許竭切,音歇。《詩·商頌》韋顧旣伐。叶上截下桀。

叶扶廢切,音吠。《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游軫而西伐。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伐字从人从戈,戍字亦从人从戈。《留靑日札》人坐臥則爲戍守,人立行則爲征伐。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戎】

戎【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絨。《說文》兵也。《禮·月令》以習五戎。《註》五戎,弓殳矛戈戟也。《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註》九戎,九伐之戎也。

兵車名。大曰元戎,小曰小戎。《詩·秦風》小戎俴收。

《小雅》元戎十乗。

《禮·王制》西方曰戎。

大也。《詩·周頌》念兹戎功。《箋》戎功,大功也。《書·盤庚》乃不畏戎毒于遠邇。《註》戎毒,大毒也。《揚子·方言》宋魯衞謂大曰戎。

汝也。《詩·大雅》戎有良翰。《又》戎雖小子。《註》汝也。

相也。《詩·小雅》烝也無戎。《傳》戎,相也。

拔也。《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

姓。春秋戎律,漢戎賜,明戎廉。

《集韻》如蒸切,音仍。與扔通。《前漢·古今人表》有扔君。或作。亦省作戎。

《韻補》叶而主切,音汝。《詩·大雅》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脩我戎。本作。俗作〈牛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