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尝下人

出自:清代·屈大均《曾公子樱挽诗 其一》

拼音:[yá][zì][cháng][xià][rén]

平仄:平仄平仄平

公子少游侠,甘心信陵君。
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
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
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
吁嗟乌合众,为阵何纷纭。
横戈当瞿唐,出没如鬼神。
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
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

查看原文

注释

【睚眦】见"睚眦"。
【下人】1.百姓;人民。 2.婢仆。 3.指下属。 4.才能庸劣或行为卑下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睚】

睚【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宜佳切《正韻》宜皆切,音崖。《說文》目際也。《類篇》舉目也。《前漢·杜欽傳》報睚眦怨。《註》睚,舉眼也。眦,目匡也。言舉目相忤者,必報之也。《正字通》睚眦,謂忤眂也。忤眂者,正眂則目上指,側眂則目指眥。

《六書故》通作厓。《前漢·孔光傳》厓眥莫不誅傷。

《廣韻》五隘切《集韻》牛解切《正韻》牛懈切,崖去聲。

《集韻》魚駕切,音訝。義。

【眦】

眦【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類篇》與眥同。(眥)《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說文》目厓也。《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前漢書》作眦。《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註》眥,目際也。《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衣交領處曰眥。《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集韻》又音貲。

《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亦目厓也。

《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博雅》睚眥裂也。《類篇》恨視也。

舉目相忤貌。《史記·范睢傳》睚眥之怨必報。《集韻》或作。《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正韻》資四切,音恣。《集韻》鉏佳切,音柴。義同。

【尝】

嘗【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

《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