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神惊走惨无色

出自:清代·屈大均《烈皇帝御琴歌》

拼音:[bǎi][shén][jīng][zǒu][cǎn][wú][sè]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呜呼苍天不可识,炎精久被虹霓食。
共工怒触天寿崩,百神惊走惨无色
先皇龙战血玄黄,云中徒跣归文昌。
臣寻弓剑煤山旁,泪枯参天双海棠。
宫门邂逅故尝侍,曾见先皇诸宝器。
乌嘷久已殉银泉,龟书无复藏金匮。
惟馀一琴贼不伤,真人手泽犹光腻。
花纹细作飞龙形,玉管亲题翔凤字。
济南李卿怀孤忠,千金购兹太冥桐。
拂拭神蛾丝五色,沐浴珠徽光的皪。
月明如见朝鬼神,天阴时闻轰霹雳。
我从李卿请琴观,楚囚相对泣南冠。
湘妃锦瑟秋风咽,山鬼罗衣夜雨寒。
欲排阊阖叩天鼓,忠信翻为虎豹侮。
乾崩坤拆帝无闻,日拥投壶诸玉女。
蒲陂南薰操不成,昆丘黄竹歌空苦。
宵衣旰食十馀秋,有宫无商泪自流。
大弦既急小弦绝,谁为君王蠲百忧。
其时坐有杨太尝,曾承天语称师襄。
玉熙宫中久供奉,琴声高奏侑羽觞。
岐伯铙歌扬武德,延年乐府擅鸿章。
呜咽牵予诉遗事,咬春燕九陪游戏。
琵琶水殿弹娇娥,龙舟争采夜舒荷。
唐山新制房中乐,黄鹄交飞太液波。
叠叠水嬉金傀儡,纷纷过锦玉婆娑。
月照龙颜含喜色,千秋万岁乐宁多。
千秋万岁乐无多,忽尔辽阳烽火动,焦劳无复听云和。
天昏莫埽蚩尤雾,河决谁怜瓠子歌。
吹角难令玄女降,舞干其奈有苗何。
甲申三月燕京乱,此琴七弦忽尽断。
玉殿横飞铁骑声,天威先示空桑变。
从此中华礼乐崩,八音遏密因思陵。
小臣亦似峄阳干,半生半死难骞腾。
伏波马革裹未遂,轩辕龙髯攀不能。
感君珍重此琴归,九庙神灵实凭依。
鼓之舞之元气驰,帝出乎震是今时。
殷荐上天以崇德,此琴将为圣人师。
太尝于焉再稽首,为取赐琴挥玉手。
童子金炉添御香,主人朝服当西牖。
落日阴连海岱云,平沙远映青徐柳。
初拨宫弦钟吕鸣,缥渺箫韶吟紫清。
春风吹满蓬莱阙,和銮正绕千花行。
移商未成忽变徵,剑戟相摩两不止。
中原群盗俄蜂起,至尊叹息呼赤子。
更调角羽风嘈嘈,中见黄巾争舞刀。
杀人无声如刈蒿,茫茫百草儿女号。
又闻投鞭渡临洮,九龙池水流人膏。
百官披发冲波涛,君王泪沾火藻袍。
笳声夜奏单于小,猎火秋悬太白高。
堂堂天朝事遂去,可怜万国无臣庶。
往日霓裳宴太平,开元子弟俱何处。
抔土谁封金粟堆,杜鹃自挂苍梧树。
惊风如刀频割弦,欲续断弦双手酸。
馀音绕梁何缠绵,满堂宾从皆涕涟。
请君罢弹莫终曲,恐令南北诸侯哭。
偶然失势龙为鱼,终见时来马生角。
他朝日月定重输,今夕鸾皇聊独宿。
否极泰来天有尝,万里高飞翼先伏。
偕君阿阁贺升平,雌雄和鸣三十六。

查看原文

注释

【百神】指各种神灵。
【惊走】受惊而逃。
【无色】1.没有颜色。 2.谓失去光彩。 3.犹言面失人色。 4.指无色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惊】

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走】

走【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㞫《廣韻》子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子口切,則足屈,故从夭。《五經文字》今經典相承作走。

《儀禮·士相見禮》將走。《註》走,猶去也。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註》走,猶僕也。《班固·答賔戲》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按《漢書·敘傳》走作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釋名》疾趨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羣經音辨》趨向曰走。《書·武成》駿奔走。《孟子》棄甲曳兵而走。《爾雅·釋宮》中庭謂之走。《註》走,疾趨也。

與奏同。《詩·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歸趨之也。《釋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韻補》叶子與切。《左傳·昭七年》正考父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

叶養里切,音以。《論語讖》殷惑妲己玉馬走。

【惨】

慘【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感切,音黲。痛也。《詩·小雅》憂心慘慘。

毒也。《史記·酷吏傳贊》雖慘酷,斯稱其位矣。

《集韻》楚錦切,音墋。義同。

叶七各切,音錯。《詩·大雅》昊天孔昭,我生靡樂。視爾夢夢,我心慘慘。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相关诗句
雌雄和鸣三十六 偕君阿阁贺升平 万里高飞翼先伏 否极泰来天有尝 今夕鸾皇聊独宿 他朝日月定重输 终见时来马生角 偶然失势龙为鱼 恐令南北诸侯哭 请君罢弹莫终曲 满堂宾从皆涕涟 馀音绕梁何缠绵 欲续断弦双手酸 惊风如刀频割弦 杜鹃自挂苍梧树 抔土谁封金粟堆 开元子弟俱何处 往日霓裳宴太平 可怜万国无臣庶 堂堂天朝事遂去 猎火秋悬太白高 笳声夜奏单于小 君王泪沾火藻袍 百官披发冲波涛 九龙池水流人膏 又闻投鞭渡临洮 茫茫百草儿女号 杀人无声如刈蒿 中见黄巾争舞刀 更调角羽风嘈嘈 至尊叹息呼赤子 中原群盗俄蜂起 剑戟相摩两不止 移商未成忽变徵 和銮正绕千花行 春风吹满蓬莱阙 缥渺箫韶吟紫清 初拨宫弦钟吕鸣 平沙远映青徐柳 落日阴连海岱云 主人朝服当西牖 童子金炉添御香 为取赐琴挥玉手 太尝于焉再稽首 此琴将为圣人师 殷荐上天以崇德 帝出乎震是今时 鼓之舞之元气驰 九庙神灵实凭依 感君珍重此琴归 轩辕龙髯攀不能 伏波马革裹未遂 半生半死难骞腾 小臣亦似峄阳干 八音遏密因思陵 从此中华礼乐崩 天威先示空桑变 玉殿横飞铁骑声 此琴七弦忽尽断 甲申三月燕京乱 舞干其奈有苗何 吹角难令玄女降 河决谁怜瓠子歌 天昏莫埽蚩尤雾 焦劳无复听云和 忽尔辽阳烽火动 千秋万岁乐无多 千秋万岁乐宁多 月照龙颜含喜色 纷纷过锦玉婆娑 叠叠水嬉金傀儡 黄鹄交飞太液波 唐山新制房中乐 龙舟争采夜舒荷 琵琶水殿弹娇娥 咬春燕九陪游戏 呜咽牵予诉遗事 延年乐府擅鸿章 岐伯铙歌扬武德 琴声高奏侑羽觞 玉熙宫中久供奉 曾承天语称师襄 其时坐有杨太尝 谁为君王蠲百忧 大弦既急小弦绝 有宫无商泪自流 宵衣旰食十馀秋 昆丘黄竹歌空苦 蒲陂南薰操不成 日拥投壶诸玉女 乾崩坤拆帝无闻 忠信翻为虎豹侮 欲排阊阖叩天鼓 山鬼罗衣夜雨寒 湘妃锦瑟秋风咽 楚囚相对泣南冠 我从李卿请琴观 天阴时闻轰霹雳 月明如见朝鬼神 沐浴珠徽光的皪 拂拭神蛾丝五色 千金购兹太冥桐 济南李卿怀孤忠 玉管亲题翔凤字 花纹细作飞龙形 真人手泽犹光腻 惟馀一琴贼不伤 龟书无复藏金匮 乌嘷久已殉银泉 曾见先皇诸宝器 宫门邂逅故尝侍 泪枯参天双海棠 臣寻弓剑煤山旁 云中徒跣归文昌 先皇龙战血玄黄 百神惊走惨无色 共工怒触天寿崩 炎精久被虹霓食 呜呼苍天不可识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