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绝只须臾

出自:清代·屈大均《后割肉诗为汪孝妇作》

拼音:[qì][jué][zhī,zhǐ][xū][yú]

平仄:仄平平平平

新妇前割肉,割肉为翁痡。
翁苦膈食人,腹中粒米无。
门前十万寇,杀人肝脑涂。
无从乞针药,鬼伯方呜呜。
救死何所有,所有惟肌肤。
翁命系新妇,气绝只须臾
抽刀向左臂,虽羸犹膏腴。
一脔大逾寸,重可二十铢。
非方亦非圆,圭璧良不殊。
血裹若绛雪,猩猩红不如。
聂切作和羹,翁食能无馀。
胸膈忽荡开,病瘳不待晡。
贼众闻却走,毋犯孝妇闾。
邻里竞来视,各请翁所需。
馈食悉精美,餍饫翁不臞。
夫时在邗沟,亲友皆来趋。
夫名以妇知,称妇因称夫。
不知夫视妇,芬芳长与俱。
无何先朝露,夫溘归黄垆。
讣闻不欲生,欲殉忧诸孤。
呱呱尚可弃,堂上有舅姑。
舅姑岂盘石,身衰同秋蒲。
匍匐灵柩前,奠馔无蒸雏。
抽刀再割肉,右臂白如瓠。
左臂创末平,刀口成痈疽。
疗翁未死前,割肉犹不辜。
夫既已奄逝,割肉何所图。
肉岂惊精丸,刀圭魂昭苏。
三日苟不生,神即幽酆都。
割之等泥土,祗自戕罗敷。
念己活君舅,天理庶不诬。
为夫惜一脔,恩义何次且。
报生复报死,所捐非全躯。
腥臊不足食,差胜充庖厨。
皇天令不死,五十犹勤劬。
二男已成立,干禄知读书。
母肉尚馀几,一身半菀枯。
在母如鸿毛,宁如惨自屠。
在舅如泰山,返魂因彼姝。
在夫即牲牷,肥腯逾羊酥。
吁嗟夫在外,不得亲口珠。
尊章与藁砧,骨肉何亲疏。
九泉歆此羹,味淡同瓜菹。
十年不同食,所嗜忘其初。
忍死更几时,同穴宁踟蹰。
为寿讵忍言,儿女徒欢娱。
未忘至百岁,蜉蝣归其居。

查看原文

注释

【气绝】死亡。如:三姑娘刚到,老太爷就气绝了。
【须臾】顷刻;瞬间:须臾万变|须臾之间|克敌在须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绝】

絕【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

《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

《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絕,落也。

《集韻》租悅切,音茁。義同。

《韻補》叶此芮切。《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叶勢。

【只】

只【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

《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臾】

臾【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求位切,音匱。同蕢。《說文》草器也。古象形。引論語: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或作䕚。◎按論語今作蕢。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居切,音余。《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姓。《左傳·文六年》賈季奔狄,宣子使臾駢送其帑。

人名。《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宛朐,問於鬼臾區。《淮南子·汜論訓》臾兒,易牙,湽澠之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註》臾兒,易牙,皆齊之知味者也。

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註》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

《字彙補》鳧臾,東方國名。卽扶餘也。

《荀子·大略篇》語曰: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註》夾臾之弓,合五成規。《疏》夾臾,反張多隨,曲執向外。《釋文》臾,音庾。

《正韻》尹竦切,音勇。縱臾,與慫慂通。詳心部慂字註。

《韻補》叶兪戍切,音裕。《漢·廣陵厲王歌》奉天期兮不得須臾,千里馬兮駐待隅路。

相关诗句
蜉蝣归其居 未忘至百岁 儿女徒欢娱 为寿讵忍言 同穴宁踟蹰 忍死更几时 所嗜忘其初 十年不同食 味淡同瓜菹 九泉歆此羹 骨肉何亲疏 尊章与藁砧 不得亲口珠 吁嗟夫在外 肥腯逾羊酥 在夫即牲牷 返魂因彼姝 在舅如泰山 宁如惨自屠 在母如鸿毛 一身半菀枯 母肉尚馀几 干禄知读书 二男已成立 五十犹勤劬 皇天令不死 差胜充庖厨 腥臊不足食 所捐非全躯 报生复报死 恩义何次且 为夫惜一脔 天理庶不诬 念己活君舅 祗自戕罗敷 割之等泥土 神即幽酆都 三日苟不生 刀圭魂昭苏 肉岂惊精丸 割肉何所图 夫既已奄逝 割肉犹不辜 疗翁未死前 刀口成痈疽 左臂创末平 右臂白如瓠 抽刀再割肉 奠馔无蒸雏 匍匐灵柩前 身衰同秋蒲 舅姑岂盘石 堂上有舅姑 呱呱尚可弃 欲殉忧诸孤 讣闻不欲生 夫溘归黄垆 无何先朝露 芬芳长与俱 不知夫视妇 称妇因称夫 夫名以妇知 亲友皆来趋 夫时在邗沟 餍饫翁不臞 馈食悉精美 各请翁所需 邻里竞来视 毋犯孝妇闾 贼众闻却走 病瘳不待晡 胸膈忽荡开 翁食能无馀 聂切作和羹 猩猩红不如 血裹若绛雪 圭璧良不殊 非方亦非圆 重可二十铢 一脔大逾寸 虽羸犹膏腴 抽刀向左臂 气绝只须臾 翁命系新妇 所有惟肌肤 救死何所有 鬼伯方呜呜 无从乞针药 杀人肝脑涂 门前十万寇 腹中粒米无 翁苦膈食人 割肉为翁痡 新妇前割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