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绝响今复振

出自:清代·屈大均《赋为王紫诠使君寿兼送迁任川南》

拼音:[sī][dào][jué][xiǎng][jīn][fù][zhèn]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使君一作罗浮君,亭开子日当飞云。
要与岱宗日观敌,三更已见金乌踆。
南溟咫尺即旸谷,吐纳不外扶桑暾。
礼接曜灵本天职,朱明况与台门邻。
青冥绝顶作云搆,呼吸上通天帝欣。
位置岂如赵汝驭,横翠拂松徒纷纭。
白玉真人有宿契,梦中相命何谆谆。
仙驾长在洞天里,朝元每夜同紫宸。
前身或是鹤林辈,紫元紫华为高群。
不然玉局一散吏,重来彷佛惊山䰠。
翠羽屡逢铁冠队,青牛时开云篆文。
梅花村口劝农罢,都虚坐啸长经旬。
畲田无讼鞭挞废,白衣山子皆良驯。
半遮水帘视公事,欲归官阁还逡巡。
治行第一股肱郡,邻邦疾苦兼咨询。
荐章谓良二千石,荣迁忽向泸江滨。
鹅城父老日奔走,乞留绯鱼丰湖漘。
白石争求鲍太守,荔支宁数陈将军。
黄龙诸仙亦惆怅,碧鸡鵔鸃皆酸辛。
哑虎将出负书簏,啼猩亦欲攀车轮。
玉女奉饯酥醪酒,麻姑泪沾蝴蝶巾。
铁桥石柱黯无色,餍饫珠玉犹嫌贫。
一峰一匹锦绣段,四百三十愁未均。
争留大夫作生日,石楼星精来老人。
八十九条瀑喷薄,二十四种芝轮囷。
玉源为君作膏泽,瑶石为君铭功勋。
丹成已坚黄金骨,婴姿孺貌长韬真。
此行剑门历艰崄,如乘龙蹻凌苍旻。
舟上瞿塘利风水,旌麾高拂瑶姬裙。
巫山十二为我数,一峰不肯相嶙峋。
定贪暮行香雨去,芙蓉飞坠知横陈。
天上王郎谁识得,烟霄一下婴埃尘。
子晋且停白鸑鷟,方平休跨黄麒麟。
阴功即是稚川药,至道惟凝姑射神。
孟夏陶陶盛发育,初度令节丛嘉宾。
安石榴吹丹灶焰,麝香萱吐华堂禋。
阿翁红肌兼绿发,在家常醉田盘春。
那能方朔至青鸟,安得琴高来赤鳞。
王乔飞舄正杳杳,王阳叱驭方駪駪。
昔为刺史今岳牧,神仙自来多外臣。
日月薄蚀要补救,云电屯难需经纶。
四海饥溺未由己,百蛮痌瘝先在身。
夜郎君长亦游戏,未忍鄙夷斯苗氓。
会将礼乐变殊俗,尽令猡缅知同伦。
有教岂分人兽类,但含血气皆尊亲。
永宁居之亦何陋,咽喉三省劳才斌。
诸葛治蜀虽多猛,庄蹻开滇元用仁。
清廉得垂橐橐去,绝胜养砂成金银。
代偿逋赋更破产,肯持南物过峨岷。
脂膏毛米不濡润,斯道绝响今复振
与予金石交已定,六年相对忘衣鹑。
但怜华采似鳷鹊,未嫌疏野同䴥麇。
此行巴渝不偕去,参差儿女牵婚姻。
簸弄明珠我亦得,婆娑海水公无嗔。
终然相寻踰白帝,川南取道过金潾。
勉赓白盐赤甲赋,祗愁笑破花翁唇。
杜陵放翁汝勍敌,将来鼎跱成三分。
才华绝世不入蜀,争得奇险篇篇新。
雄浑奡兀尽神变,要令鬼哭吾吟呻。
五丁在手苦开凿,天然不露秋毫皴。
知君拔山笔力大,此番冥搜天地根。
乱挥三峡恣澎湃,细写千嶂穷氤氲。
锦江桃色染笺纸,遗我作草龙蝹蝹。
书君怪丽句千万,散为天花飞九垠。
祗恐管城不能给,紫毫抽尽东郭㕙。

查看原文

注释

【绝响】〈书〉本指失传的音乐,后来泛指传统已断的事物:经过努力发掘,这种已成~的技艺后继有人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斯】

斯【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

《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

《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

《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

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

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正字通》雞斯,馬名。商王拘西伯於羑里。太公得犬戎雞斯之乗,以獻。

波斯,國名。

姓。《吳志·賀齊傳》剡縣史斯從。

與鮮同。《詩·小雅》有兔斯首。《箋》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斯作鮮。齊魯之閒聲近斯。

與纚同。《禮·問喪》雞斯。《註》當爲筓,纚聲之誤也。

《集韻》山宜切,音釃。義同。

《集韻》斯義切,音賜。《詩·大雅》王赫斯怒。《箋》斯,盡也。《釋文》鄭音賜。

《韻補》叶新於切。《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卽且,蒲中蛹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集韻》或作撕,亦作廝。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绝】

絕【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

《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

《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絕,落也。

《集韻》租悅切,音茁。義同。

《韻補》叶此芮切。《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叶勢。

【响】

響【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

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集韻》或作㗽。《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今】

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振】

振【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章刃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刃切,音震。《說文》舉救也。《增韻》拯也。《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註》濟民養德也。《禮·月令》振乏絕。《前漢·元帝紀》振業貧民。《註》振起之,令有作業。

《說文》一曰奮也。《廣韻》裂也,又動也。《易·恆卦》振恆。《禮·月令》孟春蟄蟲始振。《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註》至祭之末,但擩肝鹽中振之,謂將食者旣擩,必振乃祭也。《爾雅·釋言》振,訊也。《註》當作迅。謂奮迅。

同震。《戰國策》燕王振怖大王之威。《史記·五帝紀》振驚朕衆。

整也。《禮·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疏》振,拂去塵也,臣不豫愼,將文書簿領於君前,臨時乃拂整也。

發也。《左傳·文十六年》振廩同食。《莊子·田子方》是必有以振我也。

收也。《禮·中庸》振河海而不洩。《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註》兵入收衆專於農也。◎按書傳云:振旅言整衆。

止也。《詩·小雅》振旅闐闐。《箋》戰止將歸。

振旅伐鼓。振,猶止也。

《爾雅·釋言》振,古也。《詩·周頌》振古如兹。《箋》振亦古也。

鳥羣飛貌。《詩·周頌》振鷺于飛。

州名。《寰宇記》瓊州府有崖州,唐武德五年改振州。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之人切,音眞。厚也。《詩·周南》宜爾子孫振振兮。《傳》仁厚也。《又》振振公子。《傳》信厚也。

盛貌。《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

上聲。《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與袗通。襌也。《禮·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

叶諸延切,音旃。《琳·柳賦》救斯民之絕命,擠山岳之隕顚。匪神武之勤恪,幾踣斃之不振。

相关诗句
紫毫抽尽东郭㕙 祗恐管城不能给 散为天花飞九垠 书君怪丽句千万 遗我作草龙蝹蝹 锦江桃色染笺纸 细写千嶂穷氤氲 乱挥三峡恣澎湃 此番冥搜天地根 知君拔山笔力大 天然不露秋毫皴 五丁在手苦开凿 要令鬼哭吾吟呻 雄浑奡兀尽神变 争得奇险篇篇新 才华绝世不入蜀 将来鼎跱成三分 杜陵放翁汝勍敌 祗愁笑破花翁唇 勉赓白盐赤甲赋 川南取道过金潾 终然相寻踰白帝 婆娑海水公无嗔 簸弄明珠我亦得 参差儿女牵婚姻 此行巴渝不偕去 未嫌疏野同䴥麇 但怜华采似鳷鹊 六年相对忘衣鹑 与予金石交已定 斯道绝响今复振 脂膏毛米不濡润 肯持南物过峨岷 代偿逋赋更破产 绝胜养砂成金银 清廉得垂橐橐去 庄蹻开滇元用仁 诸葛治蜀虽多猛 咽喉三省劳才斌 永宁居之亦何陋 但含血气皆尊亲 有教岂分人兽类 尽令猡缅知同伦 会将礼乐变殊俗 未忍鄙夷斯苗氓 夜郎君长亦游戏 百蛮痌瘝先在身 四海饥溺未由己 云电屯难需经纶 日月薄蚀要补救 神仙自来多外臣 昔为刺史今岳牧 王阳叱驭方駪駪 王乔飞舄正杳杳 安得琴高来赤鳞 那能方朔至青鸟 在家常醉田盘春 阿翁红肌兼绿发 麝香萱吐华堂禋 安石榴吹丹灶焰 初度令节丛嘉宾 孟夏陶陶盛发育 至道惟凝姑射神 阴功即是稚川药 方平休跨黄麒麟 子晋且停白鸑鷟 烟霄一下婴埃尘 天上王郎谁识得 芙蓉飞坠知横陈 定贪暮行香雨去 一峰不肯相嶙峋 巫山十二为我数 旌麾高拂瑶姬裙 舟上瞿塘利风水 如乘龙蹻凌苍旻 此行剑门历艰崄 婴姿孺貌长韬真 丹成已坚黄金骨 瑶石为君铭功勋 玉源为君作膏泽 二十四种芝轮囷 八十九条瀑喷薄 石楼星精来老人 争留大夫作生日 四百三十愁未均 一峰一匹锦绣段 餍饫珠玉犹嫌贫 铁桥石柱黯无色 麻姑泪沾蝴蝶巾 玉女奉饯酥醪酒 啼猩亦欲攀车轮 哑虎将出负书簏 碧鸡鵔鸃皆酸辛 黄龙诸仙亦惆怅 荔支宁数陈将军 白石争求鲍太守 乞留绯鱼丰湖漘 鹅城父老日奔走 荣迁忽向泸江滨 荐章谓良二千石 邻邦疾苦兼咨询 治行第一股肱郡 欲归官阁还逡巡 半遮水帘视公事 白衣山子皆良驯 畲田无讼鞭挞废 都虚坐啸长经旬 梅花村口劝农罢 青牛时开云篆文 翠羽屡逢铁冠队 重来彷佛惊山䰠 不然玉局一散吏 紫元紫华为高群 前身或是鹤林辈 朝元每夜同紫宸 仙驾长在洞天里 梦中相命何谆谆 白玉真人有宿契 横翠拂松徒纷纭 位置岂如赵汝驭 呼吸上通天帝欣 青冥绝顶作云搆 朱明况与台门邻 礼接曜灵本天职 吐纳不外扶桑暾 南溟咫尺即旸谷 三更已见金乌踆 要与岱宗日观敌 亭开子日当飞云 使君一作罗浮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