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鲙奉慈姑

出自:清代·屈大均《述婚 其二》

拼音:[yú][kuài][fèng][cí][g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三星光邂逅,揽执合欢襦。
天使朱弦续,人怜蕙草苏。
鹿车归故里,鱼鲙奉慈姑
万里成婚媾,恩情良独殊。

查看原文

注释

【鱼鲙】见"鱼脍"。
【慈姑】又称“茨菰”。单子叶植物,泽泻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叶戟形,叶柄粗壮。花白色。地下块茎近圆球形,上有肥大的顶芽,可作蔬菜和制淀粉,也可入药,能化痰、清热、解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鱼】

魚【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

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

《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遼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金史·輿服志》親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

《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註》以魚皮爲飾。

馬名。《爾雅·釋畜》二目白,魚。《註》似魚目也。《詩·魯頌》有驔有魚。

地名。《左傳·僖二年》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

《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註》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

《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註》彤魚,國名。

姓。《左傳·成十五年》魚石爲左師。《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

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

叶魚羈切,音宜。《徐幹·七喩》大宛之犧,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

叶語鳩切,音牛。《庾闡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

【鲙】

鱠【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正韻》古外切,音膾。細切肉也。《干祿字書》膾通鱠。

《博物志》吳王江行食魚膾,棄殘餘於水,化爲魚,名膾殘,卽今銀魚。

【奉】

奉【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唪。《說文》承也。《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與也,獻也。《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

《集韻》房用切,音俸。養也,秩祿也。《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䌛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別作俸。

姓。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慈】

慈【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磁。《說文》愛也。从心兹聲。《精薀》父母之愛子也。《左傳·昭二十六年》父慈子孝,姑慈婦聽。

《儀禮·喪服》慈母如母,謂養母也。

《禮·內則》慈以甘旨。《註》慈,謂愛敬進之也。

慈和,服物也。《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增韻》柔也,善也,仁也。

石名。《精薀》山產鐵於其陽者,慈石產其隂。《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俗作磁,非。

竹名。《竹譜》竹之叢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果名。《羣芳譜》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歲閏則十三子,如慈母之乳諸子也。

州名。唐置慈州。

姓。漢有慈仁,明有慈止。从心从兹。《魏校曰》兹也者,養其子而使之長,心乎愛之。俗或譌作㤵。

【姑】

姑【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妹曰王姑。《詩·邶風》問我諸姑。

婦謂夫之女妹曰小姑。《新婦詩》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以姑息。《註》姑,且也。息,休也。○按尸子曰:紂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女也。息,小兒也。

且也。《書·酒誥》姑惟敎之。

星名。《歲時記》黃姑牽牛星,一曰河鼓也。

國名。《左傳·昭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杜預註曰樂安博昌縣北有蒲姑城。

《尚書序》周公告召公,作將蒲姑。

有亳姑,亡。

山名。麻姑,在建昌南城縣西南。道書,三十六洞天之一,顏眞卿有麻姑壇記。李覯有麻姑山賦。

從姑山,在縣東南,以山次于麻姑因名。

姓。姑浮,越大夫。

作姑,邪道所出也。《後漢·王莽》傳》三萬餘人南出棗街作姑。

三姑,三尸也。《酉陽雜俎》人有三尸,上尸淸姑,中尸白姑,下尸血姑。

祀姑,幡名。《吳語》吳王與晉爭長,乃戒夜中官師擁鐸建祀姑。

金僕姑,矢名。《左傳·莊十一年》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

䑕姑,牡丹名。見《本草綱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