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奋云蹻

出自:清代·屈大均《行药城东作》

拼音:[péng][lái][fèn][yún][qiāo]

平仄:平平仄平平

仲春已清和,逍遥可行药。
炎洲多灵草,勾萌先咀嚼。
采兰者谁子,邂逅当林薄。
无营似白华,无欲同朱萼。
绿叶与紫茎,平生所磨错。
微雨上膏滋,本根远相索。
其旁石菖蒲,尺寸琼瑶削。
紫茸何葳蕤,九节含风弱。
安期所服饵,玉颜以灼灼。
秦帝于我求,蓬莱奋云蹻
千岁与君期,神仙多戏谑。
桥下流韸韸,少君与斟酌。

查看原文

注释

【蓬莱】古代传说中海上的仙山之一;也泛指仙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蓬】

蓬【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詩·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

《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註》亂也。

《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傳》盛貌。

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

州名。《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

姓。《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

《韻補》叶皮江切,音龎。《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

《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集韻》籀文作。

【莱】

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音來。《說文》蔓華也。《玉篇》藜草也。《詩·小雅》北山有萊。《疏》萊,草名。其葉可食。

《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註》萊,休不耕者。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註》萊,除其草萊也。《詩·小雅》田卒汙萊。《註》萊,草穢。

地名。《書·禹貢》萊夷作牧。《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註》東萊,齊東萊夷也。

山名。《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姓。《孟子》苦伊尹、萊朱。《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韻補》音黎。《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廣韻》落代切,音賴。義同。《爾雅》作釐。

【奋】

奋【補遺·丑集】【大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篇海類編》古朗切,剛上聲。鹽澤也。

音本。(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問切,音僨。《說文》翬也。《爾雅·釋鳥》雉,絕有力奮。羊,絕有力奮。螽醜奮。鳥張羽奮奞也。《詩·邶風》不能奮飛。《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震動也。《易·豫》雷出地奮。

揚也。《禮·樂記》奮至德之光。

振去塵也。《禮·曲禮》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

姓。《左傳》楚有司馬奮揚。

叶普麫切,音片。《孫楚·韓信贊》秦失其鹿,英雄交戰。遂寤明主,超然虎奮。从奞在田上。俗作字原从奞从旧。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蹻】

蹻【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祅切,同蹺。《說文》舉足行高也。《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音喬。

《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同。

《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音矯。《詩·周頌》蹻蹻王之造。《傳》蹻蹻,武貌。

《魯頌》其馬蹻蹻。《傳》言彊盛也。

《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脚。走蹻蹻貌。

《爾雅·釋言》蹻蹻,憍也。《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詩·大雅》小子蹻蹻。《傳》驕貌。

《戰國策》贏縢履蹻。《註》蹻,屐也。《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註》蹻,草履也。《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註》應劭曰:木蹻也。臣瓚曰:以繩爲之也。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呂氏春秋》蹻然不固。《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集韻》迄却切,音謔。《揚子·方言》杜、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註》㕁蹻,燥歰貌。

《集韻》拘玉切,音挶。義同。檋或作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