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蒻织花纹

出自:清代·毛奇龄《十美图词 其二 菩萨蛮·午睡图》

拼音:[wǎn,yùn][ruò][zhī,zhì][huā][wén,wèn]

平仄:仄仄平平平

玉栏长夏金塘里。
轩窗四面荷风起。
菀蒻织花纹
盘盘散绿云。
柳帷褰未闭。
隔水窥人至。
待起整钗钿。
郎今未可前。

查看原文

注释

【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缕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亦谓用手工编织出带有花纹的编织物。
【花纹】(~儿)各种条纹和图形:贝壳上面有绿色的~ㄧ他能织各种~的席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菀】

菀【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阮切,音婉。《說文》茈菀,出漢中房陵。《本草》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許愼作茈菀。

《博雅》女腸,女菀也。

茂盛貌。《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苗。《又》有菀者柳。《傳》菀,茂木也。

《前漢·百官表》邊郡六牧師菀令。

《水經注》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

通苑。詳苑字註。

《廣韻》紆勿切,音鬱。義同。

《集韻》與蘊同。

【蒻】

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而灼切,音弱。《說文》蒲子,可以爲平席。《徐曰》按蒻蒲下入泥,白處卽根,上初生萌葉時殼也。《書·顧命》敷重底席。《註》底,蒻苹也。

蒟蒻,菜名。《左思·蜀都賦》其圃則有蒟蒻茱萸。《註》蒻,草也。《古今註》揚州人謂蒻爲班杖,不知食之。

《集韻》昵角切,音搦。蒻,豆也。

【织】

織【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職。《說文》作布帛之總名。《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廣韻》組織。《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正韻》支義切,音寘。《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類篇》或作。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纹】

紋【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文。《玉篇》綾紋也。《類篇》織紋。《篇海》凡錦綺黼繡之文皆曰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