侁侁胄子戒

出自:清代·康有为《新济南诗》

拼音:[shēn][shēn][zhòu][zǐ][jiè]

平仄:平平仄仄仄

碣石四百岛,渡海起泰岱。
走峰尽济南,龙种犹存在。
揭揭华不注,离离点苍黛。
翠巘巉天半,单椒无连带。
虎牙独雄立,巨石奋灵怪。
鹊山桉前横,萼药鞍后拜。
群山次第朝,黄河曲拥戴。
名泉七十二,众流会灌溉。
明湖汇济泺,归极环下界。
清河绕黄台,纡折入河内。
鹊湖怀家洼,千里水朝外。
山水有拱抱,卜宅此为最。
我仪地形佳,冠行省都会。
昔人昧形势,河水夹反背。
宜移新济南,华山下作绘。
大开数驰道,公馆聚冠盖。
山上掇亭台,夹道直松桧。
学舍先移筑,侁侁胄子戒
游徼警长途,车马分驰载。
居行游皆来,盛会于此赛。
人皆美乐土,十年繁茂对。
今日攀巉崖,荦确我仆惫。
它时成大邑,四顾意气快。

查看原文

注释

【侁侁】1.行进貌;往来奔走貌。亦谓行进的声音。 2.众多貌。
【胄子】1.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长子。 2.国子学生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侁】

侁【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通駪。馬羣行欲先也。

衆多貌。《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姓。《呂覽》有侁氏。

《字彙補》商世侯國也。《路史》諸侯爲亂者。或以爲莘,非。

【胄】

胄【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系也,嗣也。

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廣韻》亦姓。

《增韻》國名。《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戒】

戒【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介。《說文》警也。《書·大禹謨》警戒無虞。

諭也。《書·大禹謨》戒之用休。

告也。《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賔。《註》告也。《聘禮》戒上介亦如之。《註》猶命也。

《廣韻》愼也,具也。

備也。《易·萃卦》戒不虞。《註》備不虞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齊戒。《註》洗心曰齊,防患曰戒。《朱子·本義》湛然純一之謂齊,肅然警惕之謂戒。

守也。《周禮·夏官·掌固》夜三鼜以號戒。《註》謂擊鼓行夜戒守也。

《司馬法》鼓夜半三通,號爲晨戒。

通作誡。《易·繫辭》小懲而大誡。《前漢·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與界同。《史記·天官書》星茀於河戒。

《唐書·天文志》江河爲南北兩戒。

《韻補》叶居吏切,音記。《六韜》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

叶紀力切,音亟。《詩·小雅》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