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光熠熠

出自:清代·康有为《餐霞吟》

拼音:[sì][bì][guāng][yì][yì]

平仄:仄仄平仄仄

我师长桑子,隐山已成道。
本是餐霞人,偶为世网误。
世事已可知,道法固宿好。
去去三千年,人民皆非故。
哀哉长太息,著我看云屦。
且访地肺山,行入蓝竹路。
朝与中黄期,暮与淩阳遇。
仙人羽衣裳,白鹿供腾驭。
再拜求道术,诚勤得所事。
授我朱英丸,予我玉函素。
云母有五色,合药世可度。
金紫丹已成,龙虎驾可御。
仙官青龙车,旌幢迎我去。
蕊殿何郁郁,紫云翳无数。
侍女骑凤皇,双飞珠玉树。
四壁光熠熠,符书灵若蓍。
酌我紫霞杯,饮之颜长驻。
一杯寿万岁,天地为旦暮。
仰手弄星辰,飞足宿云雾。
身体有光耀,嘘气淩虚步。
未忘生民疾,聊向人间住。
从者仙鹤姿,招云问何处。
傥有从我游,五行记当告。
石栗熟异香,金液注丹露。
上得形骸解,下得神气固。
无为思人间,馨香此臭腐。

查看原文

注释

【四壁】1.四面墙壁。 2.《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后以"四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3.指屋内的四面。 4.四面营垒。
【熠熠】鲜明貌;闪烁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壁】

壁【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作。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熠】

熠【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爲立切《集韻》域及切,音煜。《說文》盛光也。《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箋》羽鮮明也。《集韻》同爗,曅。

《廣韻》熠燿,螢火。《詩·豳風》熠燿宵行。《傳》熠燿,燐也。燐螢火也。

《唐韻》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弋入切,音孴。

《集韻》席入切,音習。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