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崖崩以颓

出自:清代·康有为《丹壁观瀑为园中最佳处羡人自誇甚至危崖峭慄日蒸无避吾游苦之》

拼音:[shān][yá][bēng][yǐ][tu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瀑布小以短,山崖崩以颓
峭壁泻丹黄,危土流素灰。
草树皆不产,童髡无徘徊。
炎日照蒸酷,难觅松阴开。
俛瞰徒惴慄,徒闻转谷雷。
小坐亦无所,佳趣亦何哉。
危栏空徙倚,不如归去来。

查看原文

注释

【山崖】1.亦作"山厓"。 2.陡立的崖壁。亦泛指高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崖】

崖【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

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

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

《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崩】

崩【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註》沙鹿,山名。

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集韻》作。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颓】

頽【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魋。《玉篇》頰下。

《六書故》首禿也。

《廣韻》暴風也。通作穨。《詩·小雅》維風及頽。《爾雅·釋天》焚輪謂之穨。《註》暴風從上下。

《爾雅·釋訓》虺頽,病也。通作。《詩·周南》我馬虺隤。《釋文》馬退不能升之病也。《說文》作穨。《集韻》作尵。

順也。《禮·檀弓》拜而後稽顙,頽乎其順也。《註》頽,順也。《疏》頽然不逆之意也。

墜也。《禮·檀弓》泰山其頽乎。

《廣雅》壞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頽思而就牀。《註》言壞其思慮而就牀也。

水下流也。《史記·河渠書》水頽以絕商顏。《註》下流曰頽。商顏,山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