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榆垈

出自:清代·蒋士铨《摸鱼儿十五首 其十四》

拼音:[xún][yú][dài]

平仄:平平仄

古今人贞心烈性,捐生大抵如许。
狗彘纷纷草间活,何必同年而语。
休悉数、到地覆,天翻毅魄难枚举。
青燐如雨,指太仆街头,阜成门内,死算得其所。
寻榆垈,马鬣累累相聚。
还如堂列宾主。
珊然环佩灵旗闪,点点神光来去。
声激楚,听鬼唱,秋愤痛彼离离黍。
廉姬季女,踏两朵慈云,生天稍后,来趁九莲炬。

查看原文

字义

【寻】

尋【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

寸,分理之也。彡聲。《增韻》求也。《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註》抽引而出也。

度名。《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俄也。《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

用也。《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註》尋,用也。

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長也。《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

俗謂庸常爲尋常。

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

【榆】

榆【考證·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以滑之。〕謹照原文兔改免。

【垈】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與坺同。《周語》王耕一也,王無偶,以一耜耕。亦作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