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尽不可缫

出自:清代·黄景仁《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

拼音:[sī][jìn,jǐn][bù,fǒu][kě,kè][sāo]

平仄:平仄仄仄平

眼界彻上下,忠义不可逃。
大觉上上乘,立脚宜坚牢。
明季益然师,大节丘山高。
夙业秉奇慧,四大穷秋毫。
偶然俯尘世,怨水流滔滔。
置身君父间,穷数百六遭。
二十举孝廉,抚事心忉忉。
愤此蛾子蠢,发箧穷豹韬。
永嘉渡仓卒,内难纷如氂。
奇祸知不远,手少尺柄操。
倾家结流亡,破胆同煎熬。
杭睦越峤户,浙水为长濠。
一一聚米筹,夜卧常枕韬。
建业一失守,奋呼骤霜䬞。
思文入汀漳,遥应鸣金鼛。
草间拜郎爵,转战折戟?。
一举事不成,天命堪哀嗷。
扬帆度浙海,草草押旌旄。
军中援司马,慷慨君恩叨。
左支复右绌,丝尽不可缫
填海有精卫,负陆无巨鳌。
胶舟再沦覆,只影窜棘蒿。
全身入西竺,从此离尘嚣。
诛茅吴山颠,樾黑峰㟹嶆。
疮瘢洗涧瀑,剑术教猿猱。
夜诵感石裂,泉声应嘈嘈。
接食鸟入手,食罢仍翔翱。
灵异难殚述,一二传无謟。
从子故乡来,短衣缚祇裯。
迎之返黄海,卓锡观云涛。
中途与相约,归可语尔曹。
五日当过我,相待留浊醪。
如期众毕集,语意悲且豪。
长歌以当哭,歌旨拟楚《骚》。
歌罢起如室,众意皆惊慅。
排闼入相视,趺坐衣垂绦。
呼之已圆寂,是日风怒饕。
挂壁何所有,血污留战袍。
始知西来旨,成佛不放刀。
朴实得头地,可与群魔鏖。
低眉与努目,一理事不劳。
感激壮士心,闻者皆悲号。
曾传瘗塔所,即在兹山皋。
万索不可得,但见狐鼠嗥。
嗟嗟长虹气,深闭林橚糁。
空山一俯仰,荐尔无溪毛。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可】1.不可以;不可能。 2.不答应;不准许。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4.谓不符合,不称。 5.犹不堪。 6.指缺点﹑过错。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缫】

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騷。《說文》繹繭出絲也。《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廣韻》《集韻》子皓切,音早。義同。

《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

《司几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集韻》繅,或作繰。《廣韻》俗又作縿,非。《說文》繅作繅。詳繅字註。繅字原从臼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