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棬在

出自:清代·董以宁《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十一 冬至逢忌日》

拼音:[bēi][quān,juàn][zài]

平仄:平平仄

永诀经年,浑不禁、呼天抢地。
念执手、弥留嘱付,宛然昨事。
尽道阳春回律口,可能吹转幽魂至。
正愁添、如线引针铓,心头刺。
杯棬在,空思嗜。
楮币设,空流泪。
羡奉觞此日,伯仁兄弟。
幸似阿奴都碌碌,生前死后长相侍。
奈风飘、翣铎挽歌催,行将逝。

查看原文

字义

【杯】

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㮎,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

【棬】

棬【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丘圓切《集韻》《韻會》《正韻》驅員切,柳之性而以爲桮棬。

《玉篇》居媛切。同桊。拘牛鼻。《呂覽·重已篇》五尺童子引其棬而牛知所以順之也。

逵員切,音權。《前漢·地理志》西棬,縣名。屬日南郡。

《集韻》九元切,又《類篇》古倦切,音眷。義同。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