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禽喈

出自:清代·陈维崧《同邓孝威集许元锡雪庵仿康乐体》

拼音:[wén][qín][jiē]

平仄:平平平

萧晨憩高斋,水木迭清映。
绿筱卫华廊,红泉鉴明镜。
??文禽喈,噭噭羁雌竞。
结衿更褰帷,疑义互谭诤。
图史何稠华,琴尊复幽靓。
仆类次公狂,近效长卿病。
秉志协崎崟,抗怀谢尘阱。
久客四节遒,多难百忧盛。
一随彼美游,披藻奋妍咏。
曛黑宁知疲,玉衡渐西柄。

查看原文

注释

【文禽】羽毛有文彩的鸟。鸳鸯﹑鸂?(一名紫鸳鸯)﹑锦鸡﹑孔雀皆可称为文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禽】

禽【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琴。《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戰勝執獲曰禽。《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姓。《左傳》魯大夫禽鄭。《高士傳》禽慶。

叶渠容切,音窮。《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字彙補》龍支切,音離。《魏志·和洽傳》諡侯子禽。

【喈】

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說文》鳥鳴聲。《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註》喈喈,和聲之遠聞也。

《說文》一曰鳳皇鳴聲。《詩·大雅》雝雝喈喈。《爾雅·釋訓》噰噰喈喈,民協服也。《註》鳳皇應德鳴相和,百姓懷附興頌歌。

《詩·邶風》北風其喈。《傳》喈,疾貌。

《詩·小雅》鼓鐘喈喈。《註》喈喈,猶將將。

《集韻》許介切,音譮。聲也。

叶居奚切,音稽。《朱子·詩傳》凡喈字俱叶居奚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