噌吰鞺鞳银涛洒

出自:清代·陈维崧《贺新郎 月夜泊舟平望九用前韵》

拼音:[cēng][hóng][tāng][tà][yín][tāo][sǎ,xǐ]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拨剌疏罾罅。
正江乡、齑黄斫鲙,萍香抑鲊。
风弄樯灯千万点,点点随波漂射。
光直透、水晶宫下。
寥亮空潭飘水调,客船孤、烛冷听来怕。
月又向,前村挂。
噌吰鞺鞳银涛洒
恰邻舟、乱旗杂火,军装如画。
下濑戈船身手健,使得帆如使马。
恶浪里、摊钱白打。
归矣吾家阳羡里,学当年、射虎南山者。
任乡里,苦无藉。

查看原文

注释

【噌吰】1.亦作"噌?"。 2.象声词。多用以形容钟鼓声。
【银涛】1.银白色的波涛。 2.指云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噌】

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玉篇》噌吰,市人聲。

《集韻》鋤耕切,音崢。義同。

慈陵切,音繒。泓噌,空囂意。《晉書·王沈傳釋時論》空囂者,以泓噌爲雅量。

【吰】

吰【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胡觥切《廣韻》戶萌切,音宏。《廣韻》噌吰,鐘音。《集韻》本作鈜。鏗鈜,鐘鼓聲。

【鞺】

鞺【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他郞切,音湯。本作鼞。詳鼓部鼞字註。

【鞳】

鞳【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託合切,音錔。《玉篇》兵器也。

《集韻》鏜鞳,鐘鼓聲。或作鞈䶀闒。《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䶀,前漢書文選作鞈。

《集韻》吐盍切,音榻。義同。

【银】

銀【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

黃銀。《山海經·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唐書·房齡黃銀帶。

《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精好。

水銀。《前漢·劉向傳》水銀爲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處,椎鑿有水銀自然流出。

烏銀。《本草綱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黃熏銀,再宿瀉之,則色黑。工人用爲器,養生家以器煑藥,可辟惡。

姓。《正字通》漢銀木。明正德雞澤知縣銀鏡。

地名。《公羊傳·昭十一年》會于屈銀。《左傳》《穀梁》作厥憖。

《集韻》州名。陝西白狄地,北周立銀州。

《字彙》上聲。《黃香·九宮賦》眄旭歷而銳銀。《註》猶鑽硏。

《同文鐸》與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銀。

《字彙補》廉鍔也。《大戴禮》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

《韻補》叶音沿。《楊方·合歡詩》修途曲且險,秋艸生兩邊。黃華如沓金,白華如散銀。

【涛】

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洒】

洒【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所買切《集韻》《韻會》所蟹切,音曬。《說文》滌也。《詩·唐風》弗洒弗掃。

《正韻》沙下切,沙上聲。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肅恭貌。《禮·玉藻》君子之飮酒,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水深曰洒。《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集韻》先見切,音霰。《禮·內則》屑桂與薑,以洒諸上而鹽之。

蘇很切。驚貌。《莊子·庚桑楚》洒然異之。亦作悉禮反。

洒洒,寒慄貌。《素問》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唐韻》《集韻》先禮切《正韻》想禮切。與洗同。《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

雪也。《孟子》願比死者一洒之。

《集韻》《韻會》《正韻》取猥切。與漼同。鮮貌。一曰高峻貌。《詩·邶風》新臺有洒。

《集韻》思晉切,音信。與汛同。詳汛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