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嚄唶大出师

出自:清代·陈维崧《左宁南与柳敬亭军中说剑图歌》

拼音:[níng,nìng,zhù][nán,nā][huò,ǒ][jiè,zé,jí][dà,dài,tài][chū][shī]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宁南嚄唶大出师,军中百戏无不为。
浔阳战舰排千里,夜阑说剑孤军里。
虎头瞋目盘当中,其意自命为枭雄。
说时帐前卷秋月,说罢耳后生悲风。
军中语秘听者死,寂不闻声夜如水。
左坐一将军,右坐一辩士。
辩士者谁老无齿,魋颜摺胁丑且鄙。
得非齐蒯通,乃是柳麻子。
此翁滑稽真有神,少年趫捷矜绝伦。
青春亡命盱眙市,白发埋名说事人。
宁南置酒军中暇,爱翁说剑真无价。
横刀讵趣提汤烹,洗足宁来踞床骂。
飘零大树蔓寒烟,翁也追思一惘然。
西风设祭悲鼓越,夜雨传神倩郑虔。
感恩恋旧缠胸臆,故国无家归不得。
恶少王侯尽可怜,三更镫火披图泣。

查看原文

注释

【宁南】指明左良玉。左于崇祯十七年封宁南伯,故称。
【嚄唶】1.大声呼叫。形容勇悍。 2.借指勇悍之士。 3.震惊貌。 4.多言;大声谈论。形容不知顾忌或意气飞扬。
【出师】1.出兵。 2.徒工期满学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宁】

宁【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音除。義同。

《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嚄】

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胡伯切《集韻》胡陌切,音讗。《廣韻》大喚。《集韻》一曰嚄唶,多言。《史記·信陵君傳》晉鄙嚄唶宿將。詳唶字註。

《史記·外戚世家》武帝下車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註》索隱曰:蓋恡之辭耳。正義曰:嚄,責失聲驚愕貌。

《集韻》屋虢切,音擭。驚怛聲。

屋郭切,音雘。同無味也。

【唶】

唶【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夜切,音借。《廣雅》唶唶,鳴也。

歎聲。《後漢·光武紀》蘇伯阿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註》唶,歎也。

《鹽鐵論》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註》咋唶,里歌也。古有咄唶歌。

《集韻》助伯切,音柞。唶唶,聲也。

《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窄。《廣韻》本作諎,大聲也。《史記·信陵君傳》晉鄙嚄唶宿將。《註》唶,莊白反。索隱曰:嚄唶,謂多詞句也。正義曰:聲類云:嚄,大笑,唶,大呼。

《集韻》聲也。《爾雅·釋鳥》行鳸唶唶。《疏》唶唶,鳥聲貌。《釋文》唶音責。《左傳·昭十七年九扈註》行扈唶唶。《釋文》唶,側百反。

子夜反。

助額反。

《集韻》資昔切,音積。歎聲。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师】

師【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

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

《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

《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卽車師也。

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爲大司空。

右師,左師,俱複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