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袍鞺鞳

出自:清代·陈维崧《沁园春 泊舟胥江大风雨》

拼音:[yín][páo][tāng][tà]

平仄:平平平仄

胥母门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见后潮文种,银袍鞺鞳,前山邓尉,黛髻迷濛。
我岂茶商,得非估舶,讵少家园半亩宫。
因何事,唱江楼啰唝,愁水愁风。
须臾窈窕冲融。
又浪静波恬漾远空。
正淫龙歇舞,天连岛外,渴乌乍跃,日在禺中。
了了层青,迢迢一碧,依旧残汀野庙红。
吾长笑,笑向来作剧,多事天公。

查看原文

字义

【银】

銀【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

黃銀。《山海經·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唐書·房齡黃銀帶。

《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精好。

水銀。《前漢·劉向傳》水銀爲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處,椎鑿有水銀自然流出。

烏銀。《本草綱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黃熏銀,再宿瀉之,則色黑。工人用爲器,養生家以器煑藥,可辟惡。

姓。《正字通》漢銀木。明正德雞澤知縣銀鏡。

地名。《公羊傳·昭十一年》會于屈銀。《左傳》《穀梁》作厥憖。

《集韻》州名。陝西白狄地,北周立銀州。

《字彙》上聲。《黃香·九宮賦》眄旭歷而銳銀。《註》猶鑽硏。

《同文鐸》與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銀。

《字彙補》廉鍔也。《大戴禮》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

《韻補》叶音沿。《楊方·合歡詩》修途曲且險,秋艸生兩邊。黃華如沓金,白華如散銀。

【袍】

袍【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薄褎切《集韻》《韻會》蒲褎切,音軳。《廣韻》長襦也。《釋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後漢·輿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

《爾雅·釋言》襺也。《禮·玉藻》纊爲襺,縕爲袍。《論語》衣敝縕袍。

衣前襟。《公羊傳·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禮·喪大記》袍必有表。《註》褻衣。

《韻補》蒲侯切,叶音抔。《詩·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集韻》薄報切,音暴。《類篇》同袌。或作。

【鞺】

鞺【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他郞切,音湯。本作鼞。詳鼓部鼞字註。

【鞳】

鞳【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託合切,音錔。《玉篇》兵器也。

《集韻》鏜鞳,鐘鼓聲。或作鞈䶀闒。《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䶀,前漢書文選作鞈。

《集韻》吐盍切,音榻。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