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头飘掠

出自:清代·陈维崧《凤凰阁 元夕后一日同云臣放庵过安乐禅院》

拼音:[mò][tóu,tou][piāo][lüè]

平仄:仄平平仄

枉东风费力,陌头飘掠
无灯何处好吹落。
独有一枝梅蕊,春意先觉。
且步过、寺桥溪阁。
一声幽磬,香气暗萦林薄。
寺门小立盼寥廓。
流水外,远山尖,积雪埋却。
甚日睹、翠螺如削。

查看原文

注释

【陌头】1.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2.路上﹔路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陌】

陌【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莫白切《韻會》莫百切,音貊。《玉篇》阡陌也。詳前阡字註。

市中街也。《後漢·袁紹傳》塡接街陌。

《釋名》綃頭或曰陌頭,言其從後橫陌而前也。齊人謂之㡋。◎按陌頭之陌,當與帞通。

姓。見《正字通》。

《唐韻正》古音莫各反。《史記·龜策傳》故牧人民,爲之城郭,內經閭術,外爲阡陌。《楚辭·九思》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川谷兮淵淵,山峊兮硌硌。《魏文帝·陌上桑詩》披荆棘,求阡陌,側足獨窘,步路局窄。虎豹嘷動,雞驚禽失,羣鳴相索。窄,古音作。

借作百。《五代史·王章傳》緡錢出入,皆以八十爲陌,章減其出者陌三。《夢溪筆談》今之數錢,百錢謂之陌。借陌字用之。《正韻》亦作佰。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飘】

飄【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

【掠】

掠【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音略。《說文》奪取也。《廣韻》抄掠,劫人財物也。《戰國策》掠於郊野,以足軍食。通作略。亦作剠。或作擽。

《增韻》捎取也,拂過也。

書法長撇古名掠。《柳宗元曰》掠左出而鋒欲輕。

《廣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亦奪取也。《左傳·襄十一年》禁侵掠。

《昭二十年》輸掠其聚。《前漢·高帝紀》所過毋得鹵掠。

搒笞也,治也。《禮·月令》毋肆掠,止獄訟。《註》掠謂捶治人。《前漢·萬年傳》下獄掠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