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冰玺

出自:清代·陈维崧《满江红 怅怅词五首 其四》

拼音:[hóng,gōng][bīng][xǐ]

平仄:平平仄

一亩书斋,白杨树、今番满矣。
想十载、墨池滋味,不过如此。
芍药风流可赐绯,丁香年少宜衣紫。
问奚为、蹀躞鹔鹴桥,无聊子。
箫欲哭,红冰玺
琴欲笑,元霜蕊。
叹骚茵墨宝,命侪歌婢。
砚缔半车兰叶鬼,诗斟一斛茶花髓。
也红颜、绝代可怜人,因谁死。

查看原文

注释

【红冰】1.喻泪水。形容感怀之深。 2.喻血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红】

紅【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帛赤白色。《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疏》紅,南方閒色。

地名。《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註》紅,魯地。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沽紅切《正韻》古紅切,音公。與功通。《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與工通。《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冰】

冰【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逼平聲。《說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韓詩》說冰者,窮谷隂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爲伏隂。《禮·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壯,季冬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冰以入。《周禮·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頒冰。

《爾雅·釋器》冰,脂也。《註》莊子云:肌膚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

矢筩蓋曰冰。《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徒釋甲執冰而踞。《註》冰,櫝丸蓋。《疏》盛弓者也。或云:櫝丸是箭筩,其蓋可以取飮。

《集韻》《正韻》魚陵切,音凝。同凝。《正韻》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後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集韻》讀去聲,逋孕切。《唐書·韋思謙傳》涕泗冰須。《註》謂涕著須而凝也。《李商隱詩》碧玉冰寒漿。

《韻補》叶筆良切,音近浜。《琳·大荒賦》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傷。悵太息而攬涕,乃揮雹而淚冰。

【玺】

玺【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俗璽字。(璽)《廣韻》斯氏切《韻會》想氏切,共之,秦漢以來唯至尊以爲稱。《左傳·襄二十九年》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疏》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註》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矣。《蔡邕·獨斷》皇帝六璽。《後漢·輿服志》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外有大藍田玉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正字通》又舊制,乗輿六璽,唐攺爲寶,唐末亡失,周廣順中,詔作二寶,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爲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后攺諸璽皆爲寶,中宗卽位復爲璽。開元六年,復爲寶。初攺璽書爲寶書,再攺傳國寶爲承天大寶。

姓。《姓譜》明有璽書。

人名。《山海經》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

國名。《山海經》璽㬇在崑崙墟東南,在流沙中。《字彙補》抱朴子有璽產國。㬇原字从奐作。(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