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引疾

出自:清代·陈维崧《贺新郎 竹逸屡苦足疾词以讯之》

拼音:[pán][shān][yǐn][jí]

平仄:平平仄平

足亦为头责。
问先生、经年何事,蹒跚引疾
有足经须行万里,须踏龙堆马邑。
更须伴、锦靴红屐。
却怪兀如习凿齿,恐美人、躄者交相厄。
中有鬼,苦无力。
客为代语君姑默。
看人世、太行剑阁,纵横几席。
尻马神舆吾自有,底事度阡越陌。
足虽惫、犹全吾膝。
言罢先生徐扪足,且支筇、虚室初生白。
刚一笑,宿疴失。

查看原文

注释

【蹒跚】1.亦作"跚"。亦作"?跚"。亦作"蹒?"。 2.跛行貌。 3.行步缓慢貌。 4.行步摇晃跌撞貌。 5.舞步翩跹貌。 6.旋行貌;徘徊貌。
【引疾】托病辞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蹒】

蹣【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蒲官切,、跘。

《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踰牆也。

【跚】

跚【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蘇干切《集韻》《韻會》相干切,音珊。蹣跚,跛行貌。《類篇》行不進。

與散通。《史記·平原君傳》有躄者槃散行汲。《註》散亦作跚。

與珊、姍通。《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漢書》作媻姍。

《韻補》叶相然切。《蘇轍詩》侵尋作風,兩足幾蹣跚。叶上全。

【引】

引【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㧈《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

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卻也。

相薦達曰引。《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註》相薦達爲聲勢。《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服氣法曰道引。《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治疾法有撟引。《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十丈爲引。《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蚓去聲。《集韻》牽牛綍也。《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疏》引,柩車索也。

《集韻》一曰曲引。《蔡邕·琴操》有思歸引。

引古作。

【疾】

疾【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注》疾,惡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于事敏速强壯也。

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猶暴虐也。

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

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與嫉通。《書·君》爾無忿疾于頑。

《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韻補》叶才詣切,音劑。《易·無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