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莎

出自:清代·陈维崧《宣铜垆歌为桐城方坦庵先生赋》

拼音:[yīn][suō,shā]

平仄:平平

龙眠老人颜鬓皤,街前卖字书擘窠。
生平爱古入骨髓,玩好不惜三摩挲。
一垆温润制绝异,肌色肉好神清和。
戗金铸耳备工料,制器尚象穷雕磨。
洼隆丰杀中规格,红黄绀紫蟠雷蝌。
我时捧视肃然敬,俨若清庙陈彝牺。
音莎
忆昔此垆始宣庙,百物充斥供搜罗。
宫闺澹泊厌淫巧,垆韝精慎无偏颇。
百金重购拟和璧,旃檀作匣犀牛䭾。
后来市估杂赝鼎,苏铸甘蔡皆幺縻。
乱真每被魍魉卖,怀宝或受蛟龙呵。
我来感旧发深喟,抚汝不异双铜驼。
一垆虽小岁月古,列圣德泽相渐摩。
我今为公作此歌,万事以往何其多。
歌成烦公书大字,明日且换山阴鹅。

查看原文

字义

【音】

音【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

姓。見《姓苑》。

《正韻》於禁切。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莎】

莎【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蘇禾切《正韻》桑何切,音唆。草名。《說文》薃侯也。一名侯莎。《爾雅翼》莖葉似三稜,根周匝多毛,謂之香附子。一名雀頭香。《博雅》地毛,莎䔺也。

木名。《廣韻》似桄榔,其樹出麪。

《前漢·馮奉世傳》莎車王萬年。《註》莎車,國名。

亭名。《水經注》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

《集韻》師加切,音沙。蟲名。《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

宣佳切,音綏。挼莎,以手切摩也。《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澤謂挼莎。

摩莎洓之,出其香汁。

《韻補》莎草之莎,叶音綏。《馬融·廣成頌》鎭以瑤臺,純以金堤,樹以蒲柳,被以綠莎。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